五戶鄉位于康樂縣南部,距縣城24公里,康冶公路貫穿全境,通訊網絡遍布全鄉,平均海拔2232米,年平均氣溫5.1℃,無霜期114天,年平均降雨量611.8mm,屬典型的高寒陰濕山區農業鄉,總面積為43.8平方公里,全鄉耕地總面積21605畝,人均1.9畝,有10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總戶數2324戶,總人口11246人,2004年農業總產值12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29元,農村貧困面為5.24%。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計劃生育率92.6%,人口自然增長率2.54‰。全鄉有干部35人,其中合同工5人,全民工4人,臨時工1人,大專以上10人,中專24人,初中1人。農作物主要有春小麥、冬小麥、小豌豆、蠶豆、洋芋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料、膜側當歸、百合、柴胡、冬花等。全鄉只有1個鄉鎮企業,1戶民營企業。群眾的生活水平占全縣中上水平。
優勢項目: 1、藥材種植
根據土壤條件分析,五戶鄉全部是大黑土,顆粒疏松、土層厚,適宜各種中藥村生長,經檢測藥用成份含量高。2004年藥材產量達1894.4噸,只要進一步加大投資,科學栽培、科學管理、提高品質,發展中藥材種植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可靠途徑。
2、舍飼畜牧業
由于近年來草牧矛盾突出,養殖戶已將傳統的放牧飼養變為舍飼養殖,到2004年底全鄉大牧畜存欄3731頭(匹),出欄500多頭(匹),羊出欄598只,生豬出欄3433頭,家禽出欄12950只,肉類總產量達462噸,純收入近274萬元,畜牧業收入占全鄉農民純收入的20%。只要以康美、康興等龍頭企業為依托,走“農村養殖、城郊屠宰加工”的路子,也不失為增加農民收放的又一條可靠途徑。
3、 新技術接受快
由于五戶鄉農民群眾思想觀念轉變快,各種企業新技術的推廣較為普及。2004年種植地膜小麥120畝,地膜藥材3042畝,地膜玉米422畝,地膜洋芋90畝,間套帶田500畝,小豌豆2400畝,種植黃芪、板藍根、冬花、柴胡等優良品種藥材100畝。農民群眾善于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優勢是發展農村經濟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