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壩鎮 | 隸屬:康縣 |
區劃代碼:621224108 | 代碼前6位:621224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K |
長途區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00 |
轄區面積:約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173人 |
人口密度:約9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家山村 | ~200 | 村莊 | 安姓人居住,所以起名安家山村。1961年公社劃小組建王壩公社,1974年改為安家山,1983年設安家山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撤王壩鄉改王壩鎮后沿用安…[詳細] |
何家莊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王壩以姓氏和自然地理實體而命名。1953年屬三官轄區,1955年合作化時,撤銷三官區并入城關區轄,1958年公社化后為康寧公社王壩管理區管轄,1961…[詳細] |
王家壩村 | ~202 | 鎮中心區 | 王家壩村以姓氏和自然地理實體而命名。解放前系縣壩鄉王家壩村。…[詳細] |
李家莊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以李家莊村姓氏和自然實體命名。1953年屬三官轄區,1955年合作化時,撤銷三官區并入城關區轄,1958年公社化后為康寧公社王壩管理區管轄,1961年…[詳細] |
雞山壩村 | ~204 | 村莊 | 雞山壩村因地勢地形像一只大雄雞故稱雞山壩村。…[詳細] |
茍家莊村 | ~205 | 村莊 | 茍家莊以姓氏而命名。1953年屬三官轄區,1955年合作化時,撤銷三官區并入城關區轄,1958年公社化后為康寧公社王壩管理區管轄,1961年組建王壩公…[詳細] |
廖家院村 | ~206 | 村莊 | 相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在江東遇難后,于天地間化作一股英靈,騎赤兔馬游蕩于此,見村內遭受大災,黎民食不果腹,心中極為不忍,便前往漢中地區帶來谷米良種,…[詳細] |
青林溝村 | ~207 | 村莊 | 王壩以姓氏和自然地理實體而命名。1953年屬三官轄區,1955年合作化時,撤銷三官區并入城關區轄,1958年公社化后為康寧公社王壩管理區管轄,1961…[詳細] |
大水溝村 | ~208 | 村莊 | 大水溝村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78%。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濕潤,四季分明,形成了山、水、林、田、路配套的田園風光。
村內修建了兩處宣傳和教育的文化墻…[詳細] |
金家山村 | ~209 | 村莊 | 相因金氏祖先由四川遷移至此,有一部人定居在山底,取名金家埡,還有一部人移居山上,取名金家山。…[詳細] |
金家埡村 | ~210 | 村莊 | 據說,1326年四川人遷入本居地,因90%以上的人姓金,故取名金家埡。…[詳細] |
陳家壩村 | ~211 | 村莊 | 陳家壩村以姓氏和地理實體而得名。1953年屬三官轄區,1955年合作化時,撤銷三官區并入城關區轄,1958年公社化后為康寧公社三官管理區管轄,1961…[詳細] |
左家莊村 | ~212 | 村莊 | 左家莊村以姓氏命名。2005年撤三官鄉左家莊村并由王壩鎮,設立左家莊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十二灣村 | ~213 | 村莊 | 十二灣村根據地理地貌而命名,因十二灣村位于半山地帶,溝灣較多,從山底到十二灣梁有十二個灣,故取名十二灣。…[詳細] |
地名由來:
王壩鎮因鄉政府駐王家壩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概況】 位于康縣城東部11公里處。東與陜西省略陽縣境相接,南與賈安鄉和岸門口鎮毗連,西與城關鎮交界,北與云臺鎮為鄰。面積74平方公里。人口8975人。鄉政府駐地為王家壩村。
【歷史沿革】 原名縣壩,建國前設縣壩鄉。建國后以居民多姓王而改名王壩,并設立王壩鄉。1958年劃歸康寧公社,1961年分設王壩公社。1983年由社改為鄉至今。2005年撤并原三官鄉,并劃所屬五個行政村于城關鎮。現轄王家壩、安家山、茍家莊、李家莊、青林溝、大水溝、何家莊、廖家院、雞石壩、左家莊、陳家壩、金家山、金家埡、十二灣14個村民委員會,44個村民小組。
【自然與經濟】 地處蘇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為縣壩鄉駐地。
1949年后,為云臺區王壩鄉。
1952年7月,改屬第四區(三官區)王壩鄉。
1958年3月,王壩鄉并入三官鄉;同年4月,改為康寧公社王壩管理區。
1961年12月,建王壩公社。
1983年12月,王壩公社改王壩鄉。
2005年6月,將三官鄉的5個村劃入王壩鄉。
2014年,王壩鄉撤鄉設鎮,改為王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