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折橋村 | 隸屬:折橋鎮 |
區劃代碼:622901103206 | 代碼前6位:62290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N |
長途區號:0930 | 郵政編碼:7311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基本介紹:
折橋村位于臨夏市東端,是臨夏市的東大門,距市區5公里。折橋村因橋得名。折橋在歷史上是河州(臨夏)經東鄉通往金城(蘭州)的官道要津,大夏河自西南向東北流過,為便于聯通大夏河兩岸,明代時在大夏河上修建了一座用于上奏折的木橋,名之折橋。
故邑人張質生有詩云:“君不見西蜀長橋萬里行,高車駟馬題長卿。又不見黃河鐵橋車接軫,浮梁改造始升允。吾河折橋亦若是,大小由之同此理。架木為閣險阻通,乘風破浪過漓水。”據記載,當時古折橋長約30多米,寬約2.5-3米,上面鋪設木板,可供來往車馬通行。該橋造型新穎、美觀,遙望宛若長虹,在兩岸楊柳和橋下大夏河碧波的映襯下,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遂成當時河州一道景觀。古
榮譽排行:
2020年9月,農業農村部推介折橋村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折橋村榜上有名。
折橋村入選甘肅省第三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名單。
周邊相關:
折橋村附近有八坊十三巷街區、臨夏東郊公園、枹罕山莊、東公館、王尚書墓園、人民紅園等旅游景點,有臨夏大麻、河州面片、河州攪團、甜麥子、臨夏釀皮子、河州牡丹等特產,有河州賢孝、河州平弦、古建筑修復技藝、米拉尕黑、河州賢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