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灣子村 | 隸屬:蓼泉鎮 |
區劃代碼:620723103203 | 代碼前6位:620723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G |
長途區號:0936 | 郵政編碼:7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蓼泉干渠口下移,渠隨地勢,渠線至劉家墩子地界時,向南拐了九十度的一個大灣,且因灣內居民義趙氏族為主,故名。
榮譽排行: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灣子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灣子村入選甘肅省第五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灣子村基本情況概述
灣子村北依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臨平公路穿境而過,距蓼泉集鎮2公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轄13個合作社,586戶,2065人,耕地面積5948畝。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1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22元。
自2011年被確定為首批“四化”村進行建設以來,村“兩委”班子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特別是在張掖日報社、縣地稅局、檔案局等聯村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生產專業化、生活社區化、環境田園化、農民知識化”的新農村建設要求,堅持“整合資金、統一規劃,農民自愿,分步實施,項目支撐”的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抓班子,帶隊伍,凝心聚力促發展,不
歷史沿革:
1955年與蓼泉、趙家寨子合為蓼泉鄉。
1958年9月為蓼泉人民公社灣子大隊。
1962年分為東溝(1-6生產隊)、灣子(7-9生產隊)、新莊(10-12生產隊)三個大隊。
1965年將三個大隊合并,稱灣子大隊。
1983年4月改大隊為村,分為灣子一村和灣子二村。
1985年合并,為灣子村。
周邊相關:
灣子村附近有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梨園口戰役紀念館、香古寺、雙泉湖、沙河望春、峽谷奇觀等旅游景點,有臨澤紅棗、臨澤沙河梨、圣澤牌紅棗枸杞汁、小棗粽子、雞肉卷子、小飯等特產,有裕固族民歌、高臺民歌、高臺“倒秧歌”、高臺社火鼓譜、高臺慢性接骨法、攢骨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