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紅沙梁鎮 | 隸屬:民勤縣 |
區劃代碼:620621113 | 代碼前6位:6206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H |
長途區號:0935 | 郵政編碼:733000 |
轄區面積:約70.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297人 |
人口密度:約6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建設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建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劉家地村 | ~200 | 村莊 | 合作化時組建苦蒿井、劉家地2個初級社,后合并為劉家地高級社,故名。…[詳細] |
高來旺村 | ~201 | 村莊 | 清時,有頭壩屬溝高來旺溝,后簡稱高來旺。…[詳細] |
上王化村 | ~202 | 村莊 | 清時,有頭壩屬溝王太溝,后改為上王化。解放前屬新河鄉。解放初屬新河區紅沙梁鄉。1952年屬泉山區上溝鄉。1953年屬化音鄉。1956年屬紅沙梁鄉,合作…[詳細] |
孫指揮村 | ~203 | 村莊 | 清時,有頭壩屬溝孫指揮溝,后簡稱孫指揮。…[詳細] |
化音村 | ~204 | 村莊 | 居民由薛百化音溝遷來故名。由王太溝、化音溝合,故名。…[詳細] |
建設村 | ~205 | 鎮中心區 | 因村落內多能工巧匠,故以建設命名。解放前屬新河鄉。解放初屬新河區紅沙梁鄉。1952年屬泉山區花寨鄉。1953年屬泉山區化音鄉。1956年屬紅沙梁鄉,合…[詳細] |
復指揮村 | ~206 | 村莊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孫姓居民在孫指揮地墾荒,后官至鎮番衛指揮僉事,居民便將居住地名為孫指揮。后此地人煙繁茂,部分居民遂遷居于此,即在新的地方恢…[詳細] |
義地村 | ~207 | 村莊 | 因事記得名,即舊時義糧地。解放前屬新河鄉。解放初屬新河區紅沙梁鄉。1952年屬泉山區花寨鄉。1956年屬紅沙梁鄉,合作化時組建初級社,后與花寨合并為花…[詳細] |
花寨村 | ~208 | 村莊 | 以過去的花寨子命名。解放前屬新河鄉。解放初屬新河區紅沙梁鄉。1952年屬泉山區花寨鄉。1956年屬紅沙梁鄉,合作化時組建上四分、中四分、下四分3個初級…[詳細] |
小東村 | ~209 | 村莊 | 合作化時組建3個初級社,后合并為小東溝高級社,故名。…[詳細] |
新溝村 | ~210 | 村莊 | 清時為頭壩屬溝。解放前屬新河鄉。解放初屬新河區紅沙梁鄉。1952年屬泉山區上溝鄉。1956年屬紅沙梁鄉。合作化時組建初級社,后成為高級社。1958年屬…[詳細] |
上溝村 | ~211 | 村莊 | 舊時為灌溉澆水的一條水渠。解放前屬新河鄉。解放初屬新河區紅沙梁鄉。1952年屬泉山區上溝鄉。1956年屬紅沙梁鄉,合作化時組建2個初級社,后合并為上溝…[詳細] |
地名由來:
紅沙梁鎮因境內有紅色沙梁而得名。
基本介紹:
民勤縣轄鄉。1956年設紅沙梁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70.6平方公里,人口1.2萬。有公路與民(勤)湖(區)公路相接。轄建設、劉家地、高來旺、上溝、小東、花寨、義地、復指揮、上王化、孫指揮、化音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黑瓜子、甜菜。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紅沙梁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兩漢時期,紅沙梁鎮境域屬武威縣。
西晉、北朝北魏、西魏時,屬宣威縣。
北朝北周至隋時,屬姑臧縣。
唐時,屬明威府。
元時,屬永昌路。
明時,屬鎮番衛。
清時,屬鎮番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二區紅沙梁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二區紅沙梁鄉村聯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新河鄉。
1949年10月,屬新河區紅沙梁鄉。
1952年12月,劃入泉山區。
1956年1月,為紅沙梁鄉。
1958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