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慶陽市 > 寧縣 > 南義鄉

寧縣南義鄉

[移動版]
地名:南義鄉隸屬寧縣
區劃代碼:621026205代碼前6位:621026
行政區域:甘肅省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行政級別:鄉車牌代碼:甘M
長途區號:0934 郵政編碼:745000
轄區面積:約94.12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2.2萬人
人口密度:約234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北門村~200鄉中心區
北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北莊村~201村莊
北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高倉村~202村莊
高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屯莊村~203村莊
屯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劉寨村~204村莊
明代“回亂”后,劉姓人返回村里居多;并以一小寨子而居,俗稱“劉家寨”,后簡稱為劉寨![詳細]
馬戶村~205村莊
明朝時期,劉秉為駙馬,駙馬有十八子分為十八戶,把駙馬的后人稱駙馬后,因居住于此故稱駙馬戶,后演變為馬戶村。…[詳細]
馬泉村~206村莊
馬泉古名“馬圈”,相傳周先祖赴慶陽途中,人困馬乏,在此休息,發現北莊坑澇有一口水井,水源充足,周先祖飲水之后,感到香甜可口,被譽為一口義井,就在此歇兵…[詳細]
吳冢村~207村莊
明代吳、王兩家在此居住,吳姓人多,且有幾處古冢,因此而得名吳冢,沿用至今。…[詳細]
焦臺村~208村莊
焦臺村因焦姓人居多,且居住在一個平臺上,故取名焦臺![詳細]
寨河村~209村莊
引三川交集、兩河交匯,山頭曾有個寨子,故命名為寨河。…[詳細]
張堡村~210鄉中心區
據查北宋年間屬宋家堡子,后經明朝后期因回民暴亂,張戶人從河北遷居此地,以堡子城為名,改為張堡村。…[詳細]

地名由來:

相傳,夏代末期,周先祖不窋路過此地,見老百姓到很遠的溝里去挑水,心念百姓之苦,遂掘得一井,方便百姓飲水。老百姓為感謝周先祖,遂取名“義井”,又因地處西華池塬(即南義塬)之南,故名南義井,今簡稱南義。

基本介紹:

南義鄉位于縣境北部的南義塬。鄉政府駐地北門村,距縣政府駐地新寧鎮15千米。地處北緯35°12′~35°15′,東經107°40′~108°34′之間。東接春榮鎮,南鄰新寧鎮,西連瓦斜鄉,北靠合水縣吉峴鄉。面積94.1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561.1公頃,人口2.2萬。轄高倉、馬戶、張堡、吳冢、北門、馬泉、劉寨、屯莊、北莊、焦臺、寨子河11個村。經濟以農業為主,塬面特產蘋果、核桃、中藥材等,川區是瓜菜生產基地。境內的張堡遺址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趙家坪遺址、寨子河遺址、駙馬墓遺址為寧縣文物保護單位。有吳冢千年古槐,徑圍8.08米,高16米。

南義鄉地處南義塬南部,地形北寬南窄,南部延伸至縣

+查看詳細南義鄉概況>>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南義鄉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張堡遺址

張堡遺址位于寧縣南義鄉張堡村。內涵分屬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3米,暴露有灰坑、房址、窖穴、墓葬。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泥質紅陶-魚紋斂口缽、細繩紋重唇口

歷史沿革:

北魏時,屬豳州趙興郡。

太平真君二年(441),為高望縣治。

明代,為寧州北鄉南義井里。

清代為寧州北鄉南寧里一部分。

1933年,為寧縣北寧鄉管轄。

1936年,為寧縣第四區南義聯保。

1940年,改設南義鎮,轄6保,包括望寧鄉一部分。

1950年,設立南義區。

1952年,改為寧縣第四區。

1956年,改為南義鄉。

1958年,與城關鄉合并,成立城關人民公社。

1962年,從城關公社析出,成立南義人民公社,屬城關工

+查看詳細南義鄉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南義鄉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日本在线黄免费 | 伊人大杳蕉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