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昌鎮 | 隸屬:寧縣 |
區劃代碼:621026112 | 代碼前6位:621026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M |
長途區號:0934 | 郵政編碼:745000 |
轄區面積:約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劉堡村 | ~200 | 村莊 | 明朝(公元1555-1600年)形成村落,稱牛肚村,來歷無法考證。建國后因劉姓居多,且居住集中,故命名為劉堡村。…[詳細] |
青牛村 | ~201 | 村莊 | 民間傳說唐朝狄仁杰被貶寧州,曾騎青牛斬惡龍,青牛最終疲累而死此地,當地人為紀念狄仁杰,故將此地取名青牛村。…[詳細] |
茍家村 | ~202 | 村莊 | 宋朝(公元960-1279年)形成村落,因當地雷姓、茍姓居多故稱雷茍家村。解放初期雷姓村民多外遷,故更名茍家村。…[詳細] |
肖家村 | ~203 | 村莊 | 宋朝(公元960-1279年)建村,因當地肖姓居多故稱上肖村,1980年,為與新莊鎮下肖村區分,又改名肖家村。…[詳細] |
申明村 | ~204 | 村莊 | 傳說,周朝時周赧王在此建有議事廳,稱“申明廳”。又因楊姓人較多,故取名申明楊家。后簡稱申明村。…[詳細] |
聯合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宋朝(公元960-1279年)當地有一惡霸,欺壓村民,為非作歹,導致民不聊生,當地村民聯合起來反抗,最終將其繩之以法,為警示后人取村名聯合。也有該說法…[詳細] |
東風村 | ~206 | 鎮中心區 | 東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楊咀村 | ~207 | 村莊 | 因當地楊姓人居多,且地處溝邊咀梢,故改名楊咀村。…[詳細] |
小盤河村 | ~208 | 村莊 | 元朝(公元1290-1330年)形成村落,因有河流,盤繞村落而過故名小盤河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宋代時期,此地被稱為永昌鎮,意為“長久繁榮昌盛”。然而,到了金代,因為其地處太昌塬(今和盛塬),地名又改為了“大昌”。元、明、清三代,則一直沿用了“太昌”這一名稱。
基本介紹:
太昌鎮,這個位于寧縣境西部的地方,其地名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這里地理環境獨特,塬面開闊平整,地勢南高北低,微微向西南傾斜。鎮內海拔差異明顯,塬面海拔高達1255米,而小盤河的海拔則低至948米。此外,蒲河穿流而過,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與活力。自2016年起,小盤河上開始興建水庫,為當地提供了寶貴的水資源。此外,鎮域南部的劉堡村,其地形狹長,一直延伸至長慶橋鎮的北邊,成為了太昌鎮與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這里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維持在4℃,無霜期長達170天,年降水量則達到560毫米,為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太昌鎮為2023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2023年3月,太昌鎮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在歷史的長河中,太昌鎮的行政區劃也經歷了多次變遷。
北魏時期,它隸屬于豳州趙安縣。
到了北宋,它又變成了永昌鎮,歸定平縣管轄。
金代時,大昌鎮的設立標志著其行政地位的進一步提升,仍然隸屬于定平縣。
明清時期,太昌鎮的行政歸屬又有所調整。
明朝時,它屬于寧州西鄉興隆里。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其部分地區被調整為寧州西鄉隆泉里。
隨后,在清代中期至民國中期,太昌鎮的名稱得以保留。
1936年,太昌鎮的行政地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