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水村 | 隸屬:白水鎮 |
區劃代碼:620802102204 | 代碼前6位:62080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L |
長途區號:0933 | 郵政編碼:74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西街有泉水一眼,分“泉”字,取名“白水”。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白水村為2023年度甘肅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白水村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白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20802102204,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20802。郵政編碼為74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33 ,車牌號碼為甘L。白水村與打虎村、永樂村、馬蓮村、王溝村、孟寨村、杏林村、王寨村、史家溝村、大潘村、甘溝村、高溝村、焦莊村、大陳村、楊澗村相鄰。
文化旅游:
白水古驛道位于曲靖市沾益區白水鎮政府駐地白水村西南4500米處至尖山村委會新鋪村北之間。驛道是歷史上滇黔古道普安路的重要地段,俗稱曲靖東行古驛道。驛道蜿蜒曲折于新鋪、新海之間。由于此段驛道所
寺山上遺址位于崆峒區白水鎮白水村西南100米處。面積3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4米,有灰層、灰坑、白灰面遺跡。出土遺物有較完整的陶器尖底瓶、缸、席紋印模,還有石丸、石錘及蚌飾品等。屬仰韶文化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白水鄉,1958年8月屬白水鄉下轄的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屬東川紅旗公社,12月屬涇河公社稱星光大隊,1961年屬白水公社,稱星光大隊,1983年人民公社改鄉,稱白水村民委員會,2002年撤市設區,成立白水鎮,為崆峒區白水鎮白水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白水村附近有崆峒山、平涼市博物館、南山生態公園、太統山森林公園、柳湖公園、中共平東工委機關舊址等旅游景點,有平涼金果、崆峒胡麻、平涼曉惠燒雞、崆峒剪紙、崆峒手工編織蘆席、崆峒百合等特產,有隴東皮影、平涼紙織畫、平涼書畫筆、隴東皮影、華亭曲子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