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皇城鎮 | 隸屬:肅南縣 |
區劃代碼:620721101 | 代碼前6位:6207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G |
長途區號:0936 | 郵政編碼:734000 |
轄區面積:約38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85人 |
人口密度:約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北極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北極溝口下灘得名。1962年2月肅南縣按照中央“六十條”精神,在對人民公社體制進行調整中,將皇城公社改建為皇城區公署,下轄東灘人民公社、皇城人民…[詳細] |
北峰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原青海門源縣稱這里為北山,1958年,從青海祁連搬遷過來的人有以東大河以北改為北灘,并成立了北灘公社,下設的三村分別為北極、北峰、北灣。…[詳細] |
北灣村 | ~202 | 村莊 | 1962年2月肅南縣按照中央“六十條”精神,在對人民公社體制進行調整中,將皇城公社改建為皇城區公署,下轄東灘人民公社、皇城人民公社、泱翔人民公社、鏵尖…[詳細] |
東莊村 | ~203 | 村莊 | 歷史上東莊為官辦馬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久,青海省勞改局在此建勞改農場,有1200多名人犯被關押在東西長600多米,南北寬500多米,墻高2米,厚1…[詳細] |
紅旗村 | ~204 | 村莊 | 原名皇城生產隊,文革時期重新得名,全國上下一片紅,得名為紅旗村,寓意旗幟當先,紅紅火火。…[詳細] |
向陽村 | ~205 | 村莊 | 原名紅土溝生產隊,文革時期重新得名,寓意像向陽花兒一樣旺盛。…[詳細] |
營盤村 | ~206 | 村莊 | 1962年2月肅南縣按照中央“六十條”精神,在對人民公社體制進行調整中,將皇城公社改建為皇城區公署,下轄東灘人民公社、皇城人民公社、泱翔人民公社、鏵尖…[詳細] |
大湖灘村 | ~207 | 村莊 | 1950年10月成立寺達隆鄉,大湖灘村前身為紅豐社,屬張掖縣管轄,1954年寺達隆和楊哥鄉合并為楊哥鄉,楊哥鄉成立寺達隆二社。1959年裕固族大搬家到…[詳細] |
皇城村 | ~208 | 村莊 | 原名紅土溝生產隊,文革時期重新得名,寓意村位于古皇城遺址旁邊故用此名。…[詳細] |
水關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境內應有水關河,故此得名為水關村。水關村其前身為原天祝藏族自治縣祁連公社第七大隊(鏵尖大隊,即原江讓部落),于1959年初劃歸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藏族牧…[詳細] |
寧昌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因其現村委會所在地附近有一條河名為寧昌河,故將寧昌村前身全稱得名為天祝藏族自治縣祁連公社第七大隊(鏵尖大隊)寧昌灘生產隊,198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詳細] |
長方村 | ~211 | 村莊 | 因其現村委會所在地附近有一山溝名為長方溝,故將長方村前身全稱得名為天祝藏族自治縣祁連公社第七大隊(鏵尖大隊)長方灘生產隊,198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詳細] |
西水灘村 | ~212 | 村莊 | 西水灘村,1959年2月全縣裕固族大搬家后,搬至小泉溝的裕固族牧民在組建村后,因其地處皇城灘草原最西端,故取名為西水灘村。…[詳細] |
金子灘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從大河搬遷至馬營,曾因此地有河名為金子泉,固取名金子灘。…[詳細] |
西城村 | ~214 | 村莊 | 西城村原名破城子,1959年2月全縣裕固族大搬家后,搬至破城子的裕固族牧民在組建村后,因其地處皇城灘草原最西端,故取名為西城村。…[詳細] |
河東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河東村位于皇城峽下段,東大河東岸,依山傍水建,故名。…[詳細] |
河西村 | ~216 | 村莊 | 在泱翔東大河西面,故名。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泱翔地區有黃毛、夾科、元旦、掛匠、西納5個族哇近千戶人,后按照3個集中的居住區域,1962年按照中央“…[詳細] |
東頂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東頂村位于皇城峽東段,東大河北岸的山坡頂上,依山傍水建,此山藏語中原稱為北頂山,是泱翔山脈的總稱,后部分山系改為東頂,該村便坐落與此山腳下,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皇城鎮,以其駐地皇城古遺址得名。
基本介紹:
皇城鎮位于祁連山東段北坡,其南部為冷龍嶺山地,北部為蓋掌達扳山地,海拔在2500-5254米。南與前青海省門源縣毗鄰,北接武威市和永昌縣,東連天祝縣,西靠原山丹軍馬場。東西長約95公里,南北寬約72公里,總面積約3800平方公里。
皇城鎮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總面積約503.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81萬畝,林地面積86.98萬畝。
境內共有草原面積2897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積2115.27平方公里,主要屬高山灌叢草場、草甸草場、草原草場,是甘肅省的著名草原之一。森林面積163.66萬畝,木材積蓄量114.4萬立方米。
野生動物有鹿、獐、熊、豹、猞猁、青羊等,都屬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皇城鎮被命名為2020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2014年7月,皇城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皇城(又名斡爾朵、皇城灘),元朝永昌王曾建避署宮于此,故名皇城。
清朝末期到民國時期系蒙古、回、藏族聚居區。
1929年設甘肅省畜牧公司。
1949年劃歸青海省門源縣轄,解放后,設皇城鄉人民政府,仍屬青海省轄。
1959年甘青邊界調整時劃歸肅南縣管轄,大河、康樂、馬蹄、八字墩、友愛等地的部分裕固族牧民搬遷至此,分別成立了皇城人民公社(肅南縣轄)和皇城農牧場(歸張掖專區)。
1962年人民公社改制皇城區(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