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祝藏族自治縣 | 隸屬:武威市 |
區劃代碼:620623 | 代碼前6位:620623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自治縣 | 車牌代碼:甘H |
長途區號:0935 | 郵政編碼:733000 |
轄區面積:約714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鎮、5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華藏寺鎮 | 7.42萬人 | 570km2 | 華藏寺鎮位于縣城北部,總面積570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40008畝。現轄5個社區居委會、14個村民委員會,58個村民小組,有藏、漢、土、回、蒙古、滿等…[詳細] |
打柴溝鎮 | 1.08萬人 | 400.61km2 | 打柴溝鎮位于天祝縣東南部,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東南與華藏寺鎮相連,西北與抓喜秀龍鄉和炭山嶺鎮毗鄰,北靠毛毛山,南接石門鎮,總面積400.61平…[詳細] |
安遠鎮 | 3797人 | 206km2 | 天祝藏族自治縣轄鎮。1952年設安遠鄉,1957年改鎮,1988年前曾為縣府駐地。漢代軍事重鎮,明代設驛站,清初設安遠守備,乾隆2年改為都司。位于縣境…[詳細] |
炭山嶺鎮 | 7016人 | 356.5km2 | 炭山嶺鎮位于天祝縣城以南70公里外,是1985年10月撤區并鄉后成立的,東邊與我縣石門鎮接壤,北邊是馬牙雪山與青海省門源縣接壤,南邊與我縣賽什斯鎮接壤…[詳細] |
哈溪鎮 | 9298人 | 509.8km2 | 哈溪鎮位于天祝縣西北部的磨臍山下,石羊河流域上游,地處甘青兩省交接處,是甘肅河西農業區和青海北部牧業區的結合部;位居黃哈、古哈、哈毛、哈雙公路的交匯中…[詳細] |
賽什斯鎮 | 4704人 | 自然環境:賽針斯鎮位于縣城西南60公里處,總土地面積61.05萬畝,耕地面積3.45萬畝。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降雨量421毫米,年均氣溫2.6℃,…[詳細] | |
石門鎮 | 2956人 | 自然環境:石門鎮總土地面積26.6萬畝,耕地面積1.06萬畝。平均海拔2770米,年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均氣溫0.4℃,全年無霜期195天。
…[詳細] | |
松山鎮 | 1.26萬人 | 711.3km2 | 松山鎮地處祁連山脈毛毛山南麓松山灘草原,東北與古浪縣接壤,東南與景泰縣、永登縣接壤,西鄰縣城華藏寺,天干公路穿境而過,距離縣城華藏寺17公里,交通便捷…[詳細] |
天堂鎮 | 7981人 | 301.1km2 | 一、基本情況
天堂鄉位于天祝縣城西部,東接炭山嶺鎮,西北鄰青海省門源縣朱固鄉,南達大通河與青海省互助縣加定鎮相望,總面積301.1平方公…[詳細] |
朵什鎮 | 4981人 | 246.9km2 | 朵什鄉位于天祝縣中部、毛毛山北麓,東鄰西大灘鄉,西靠古浪縣黑松驛鎮,北與古浪縣十八里堡鄉和黃羊川鎮接壤,南和打柴溝鎮相連,距縣城85公里,全鄉總面積2…[詳細] |
西大灘鎮 | 3181人 | 242.4km2 | 天祝縣西大灘鎮位于毛毛山北麓,東鄰東大灘,西靠朵什鄉,南連柏林鄉,北接古浪縣黃羊川鄉。距縣城113公里,總面積242.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3人/平方…[詳細] |
大紅溝鎮 | 2332人 | 250.1km2 | 一、簡介
(一)自然地理
大紅溝鎮坐落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干旱山區,地處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北部,東靠武威,西接青海,距縣城…[詳細] |
抓喜秀龍鎮 | 2177人 | 459.2km2 | 抓喜秀龍鎮位于縣城西南38公里處,東北靠安遠鎮,東連打柴溝、炭山嶺二鎮,西接青海門源縣,北依哈溪鎮,面積459.2平方公里,有農牧戶1087戶4588…[詳細] |
祁連鎮 | 1328人 | 489.8km2 | 天祝藏族自治縣轄鄉。1952年設錄述鄉,1958年改祁連公社,1983年設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62公里。面積489.8平方公里,人口0.8萬。…[詳細] |
東坪鄉 | 735人 | 26.4km2 | 東坪是取藏族部落名""東本""和""坪山""首字而得名,全鄉群眾居住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俗稱""西坪山""的三道山嶺上。
東坪位于縣城西…[詳細] |
賽拉隆鄉 | 119人 | 153km2 | 賽拉隆為藏語,意為冰雹溝之意。寬拉隆鄉地處甘、青兩省四縣(永登、天祝、樂都、互助)交接處,南端與東坪鄉相連,東端與永登縣連城鎮相連,西北部與樂都縣馬營…[詳細] |
東大灘鄉 | 746人 | 152.9km2 | 一、基本情況
東大灘鄉位于縣城東北部毛毛山北麓,東經103°14′-103°29′之間,北緯37°9′-37°16′之間,東南連松山鎮,…[詳細] |
毛藏鄉 | 606人 | 586.4km2 | 毛藏鄉地處祁連山東部腹地,東鄰大紅溝鄉,西南與哈溪鎮和青海省門源縣接壤,北靠祁連和旦馬鄉,距縣城166公里,總土地面積為586.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土…[詳細] |
旦馬鄉 | 1406人 | 739.8km2 | 一、 基本情況
旦馬為藏族部落名稱,旦馬鄉位于天祝縣西北部,東北靠武威市,西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南與祁連、毛藏毗鄰,西南接青海省門源縣,…[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喇嘛教寺院天堂寺、祝貢寺首字命名。
基本介紹:
天祝藏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武威市下屬的一個自治縣。東經102°07′-103°46′,北緯36°31′-37°55′。與之接壤的縣市有:南邊永登縣,東邊景泰縣,北邊武威市涼州區和古浪縣,西北邊肅南縣,西邊青海省門源縣、互助縣、樂都縣。面積6865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1萬。郵政編碼733200,縣政府駐華藏寺鎮。
天祝地勢西部高峻,而東南逐漸變低。屬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地帶。海拔2040-4874米之間。境內4000米以上的大山有馬牙雪山、雷公山、牛頭山、歪巴郎山、代乾山、干沙峨博、磨臍山、響水頂、卡洼掌等。全縣以代乾山及烏鞘嶺、毛毛山為界,嶺南主要有大通河、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2023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公示,天祝藏族自治縣入選。
2023年9月,天祝藏族自治縣被命名為2023年度甘肅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3年3月,天祝藏族自治縣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縣(市、區)稱號。
2022年12月,天祝藏族自治縣被認定為全國第七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天祝藏族自治縣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天祝藏族自治縣人口數量為15.1萬人,位列武威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甘肅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5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385位。
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天祝藏族自治縣為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歷史沿革:
天祝藏族在歷史上實行部落制度,藏語稱“措哇”至1936年成立天祝鄉共有三十六族十四寺院,1936年將永登縣所屬藏區改為天祝鄉,1938年天祝鄉又改為永登縣第四區,1940年恢復為天祝鄉,1949年解放后為永登縣天祝區,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區(縣級),1953年改為天祝藏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天祝藏族自治區改為天祝藏族自治縣,屬張掖專區,1961年,撤張掖專區后屬
區劃: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