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班家岔村 | 隸屬:華家嶺鎮 |
區劃代碼:621121112208 | 代碼前6位:6211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號:0932 | 郵政編碼:7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唐朝立村,原名梁卯村。縣志載,慈遵寺在馬營鎮回岔莊。宋祥符二年建,元至正元年李姓人氏遷至這里,由此得名李粱村,明洪武年間,李世德,由于蘭州遷至牛谷河東岸分為兩個村,班岔村和李岔村,有,負責本村村務管理,故而得名班岔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班家岔村是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華家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121112208,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21121。郵政編碼為743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32 ,車牌號碼為甘J。班家岔村與李家岔村、大牛村、后灣村、小牛村、朱家堡村、活馬灘村、梁家去村、西家去村、石卜溝村、老站村、高堯村、石勿村、善馬溝村、新站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為華家嶺人民公社班家岔大隊,劃歸通渭縣。
1961年為華家嶺人民公社班家岔大隊。
1983年9月更名為班家岔村村民委員會。
2017年8月7日撤鄉設鎮,屬華家嶺鎮至今。
周邊相關:
班家岔村附近有榜羅會議紀念館、通渭溫泉度假區、秦嘉徐淑公園、鹿鹿山森林公園、紅軍陜甘支隊文藝聯歡晚會革命遺址、毛澤東《七律·長征》詩碑等旅游景點,有通渭苦蕎麥、通渭蘋果、通渭蕎圈圈、懶疙瘩、通渭甜醅子、通渭長面等特產,有通渭剪紙、通渭小曲戲、魯派內畫、岷州元宵燈節、岷縣當歸加工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