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祁家廟鎮 | 隸屬:渭源縣 |
區劃代碼:621123110 | 代碼前6位:621123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號:0932 | 郵政編碼:743000 |
轄區面積:約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官路村 | ~201 | 村莊 | 因村內有一條由官方修建的大道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紅旗公社祁家廟大隊,1962年屬祁家廟公社官路大隊,1964年劃歸祁家廟公社,改稱官路大隊,1…[詳細] |
邊家堡村 | ~202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后屬瓦樓公社邊家堡大隊,1962年屬祁家廟公社官路大隊,1964年撤銷瓦樓公社后劃歸祁家廟公社,邊家堡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詳細] |
露巴村 | ~203 | 村莊 | 因“露巴”的藏語譯音含義是“溝”而得名。…[詳細] |
紅土莊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后屬慶坪公社紅土莊大隊,1962年劃歸祁家廟公社紅土莊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公社紅土莊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鎮,紅土莊大…[詳細] |
祁家溝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后屬祁家廟公社祁家溝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公社祁家溝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鎮,祁家溝大隊改為祁家溝村,沿用至今。村委會駐…[詳細] |
石家營村 | ~206 | 村莊 | 因相傳清代曾有軍隊安營扎寨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祁家廟公社永豐大隊,1964年改為石家營地帶,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公社石家營大隊,1983…[詳細] |
川套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后屬祁家廟公社川套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公社川套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鎮,川套大隊改為川套村,沿用至今。村委會駐地上川套…[詳細] |
喬家溝村 | ~208 | 村莊 | 因村內喬家溝山谷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祁家廟公社喬家溝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公社喬家溝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鎮,喬家溝大隊改為喬家…[詳細] |
金家坪村 | ~209 | 鎮中心區 | 1958年公社化后屬瓦樓公社金豐大隊,1964年撤銷瓦樓公社后劃歸祁家廟公社,改稱金家坪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公社金家坪大隊,1983年公社…[詳細] |
煙霧溝村 | ~210 | 村莊 | 因周圍山頂多有云霧纏繞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原瓦樓公社煙霧溝大隊,1964年撤銷瓦樓公社后將煙霧溝大隊劃歸祁家廟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為祁家廟…[詳細] |
瓦樓村 | ~211 | 村莊 | 因當地有一座超越時代樓房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紅旗公社瓦樓大隊,1962年劃歸瓦樓公社,1964年將瓦樓大隊劃歸祁家廟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為…[詳細] |
大寨子村 | ~212 | 村莊 | 因相傳古代曾有軍隊安營扎寨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紅旗公社瓦樓大隊,1962年劃屬瓦樓公社大寨子大隊,1964年將大寨子大隊劃歸祁家廟公社,198…[詳細] |
郭家山村 | ~213 | 村莊 | 因村內郭家山山體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屬紅旗公社瓦樓大隊,1962年劃屬瓦樓公社郭家山大隊,1964年合并于祁家廟公社,郭家山大隊,1982年地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祁家山上建有天花娘娘廟而得名。
基本介紹:
祁家廟鄉位于渭源縣城西南部,東接清源鎮,南鄰五竹鄉、會川鎮,北與上灣鄉、慶坪鄉及臨洮縣康家集接壤。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9公里,總面積為9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周華寨,距縣城15公里。
全鄉轄官路、邊家堡、露巴、紅土莊、祁家溝、石家營、川套、喬家溝、金家坪、煙霧溝、瓦樓、大寨子、郭家山13個行政村,60個合作社,167個自然社,4012戶,1730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1人。
地處南山二陰地區,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封神山)2626米,最低海拔(宋家寨)2220米。年平均氣溫為40C。年降水量560mm,無霜期120天。土壤比較肥沃。主要作物小麥、蠶豆、洋芋,經濟作物當歸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祁家廟鎮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2019年1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祁家廟鎮為2018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1949年9月以前,屬會川縣。
1958年9月撤銷會川縣后,劃入渭源縣。
1958年12月,撤銷渭源縣劃人臨洮縣。
1962年12月,恢復渭源縣,設祁家廟公社。
1983年7月,改祁家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