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灘歌鎮 | 隸屬:武山縣 |
區劃代碼:620524103 | 代碼前6位:620524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E |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轄區面積:約18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灘歌鎮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灘歌鎮轄區而得名。“灘歌”古稱“灘哥”,是藏語譯音,意思是山下平川。…[詳細] |
戴磨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戴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溝門社區 | ~003 | 村莊 | 溝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磨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王磨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漆莊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漆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上街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上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下街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下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關莊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關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戴溝村 | ~204 | 村莊 | 因以戴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溝,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詳細] |
魏屲村 | ~205 | 村莊 | 因以魏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上,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詳細] |
北山村 | ~207 | 村莊 | 北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杏灣村 | ~208 | 村莊 | 因旁長有一大片杏樹林,且地處山灣,故名。…[詳細] |
漆灣村 | ~209 | 村莊 | 因以漆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灣,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詳細] |
大麻村 | ~211 | 村莊 | 因適宜種植麻仔,且村莊面積較大,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詳細] |
樊莊村 | ~212 | 村莊 | 因以樊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詳細] |
陰屲村 | ~213 | 村莊 | 因地處陰面山坡,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區…[詳細] |
趙溝村 | ~214 | 村莊 | 因以趙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溝,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詳細] |
費莊村 | ~215 | 村莊 | 因以費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詳細] |
黃山村 | ~216 | 村莊 | 因以黃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詳細] |
松山村 | ~217 | 村莊 | 因松樹茂密,且地處山坡,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詳細] |
野峪村 | ~218 | 村莊 | 因地勢險峻,溝壑縱橫,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詳細] |
盧坪村 | ~220 | 村莊 | 因以盧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董坪村 | ~221 | 村莊 | 因以董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黑殿村 | ~222 | 村莊 | 因供奉黑池龍王,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區…[詳細] |
興城村 | ~223 | 村莊 | 村民希望本村興旺,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詳細] |
郭地村 | ~224 | 村莊 | 因以郭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詳細] |
元崖村 | ~225 | 村莊 | 因村旁有一圓形山崖,由此得名為元崖村民委員會。…[詳細] |
南溝村 | ~226 | 村莊 | 因地處灘歌南面山溝中,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詳細] |
柳坪村 | ~227 | 村莊 | 因以柳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本深溝村 | ~228 | 村莊 | 因地處山溝深處,故名。1949年屬灘歌區區署灘歌鎮。1950年屬灘歌區灘歌鎮。1953年屬第七區灘歌鎮。1958年屬超英公社灘歌鄉。1962年屬灘歌區…[詳細] |
地名由來:
宋置砦古稱耒遠鎮,又名灘南,后取南巷門橫額“歌南風”首字改今名。民國時設灘歌鎮。
基本介紹:
灘歌鎮位于武山縣西南部,距縣城22公里,全鎮2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3.6萬人,鎮域總面積1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萬畝,其中,川水地4749畝。年降水量500毫米,境內有大南河等三條較大河流,水資源豐富,素有“隴上江南”之稱。交通便利,賀岷公路和洛馬公路交匯通過。農業基礎好,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商貿繁榮。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灘歌古稱威遠寨,原名梟蓖寨,由唐代末年吐蕃梟波部族修建。1014年秦州(今天水)知州張佶更名威遠寨,次年九月新任知州曹瑋擴建,并任命蕃官帶兵駐守。宋廷于1078年設置行政區劃威遠鎮,當地居民多在草灘上載歌載舞,既而更為灘歌鎮。灘歌自古商貿繁榮,形成了
榮譽排行: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灘歌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白崖溝摩崖石刻位于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南溝村,石刻通高2.25米、寬1.62米,總面積3.65平方米。四周皆有攔線,個別字殘損,全文共計276字,分16行,首行9字,次行3字,0-19字,其余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寧遠縣力豐里。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武山縣第三區。
1949年8月,武山解放后,屬灘歌區。
1956年6月,撤區建署,設灘歌、松山、南溝、水峪4鄉鎮;9月,設灘歌、清水、松山3鄉。
1958年4月,設灘歌、清水、松山、水峪4鄉鎮;9月,屬幸福公社;12月,幸福公社并入城關大公社。
1962年,成立灘歌公社,隸屬灘歌區。
1965年8月,撤區并社,水峪、松山、清水公社并入灘歌公社。
198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