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六壩鎮 | 隸屬:永昌縣 |
區劃代碼:620321108 | 代碼前6位:6203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C |
長途區號:0935 | 郵政編碼:737100 |
轄區面積:約2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097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玉寶村 | ~200 | 村莊 | 據村內舊時有古榆樹,后駐墻保護,故稱宇保堡;又因“宇”與“玉”諧音,遂演變為“玉寶”。…[詳細] |
五壩村 | ~201 | 村莊 | 以東河灌區第五條渠壩命名。民國時屬永安鄉五保。解放初屬永昌縣二區四鄉。土改時為四區五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撤區后屬六壩鄉。合作化時組建五個初級農業合…[詳細] |
上六壩村 | ~202 | 村莊 | 因地處六壩村以南而得名。民國時屬永安鄉五保。解放初屬二區四鄉。土改時為四區五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撤區后屬六壩鄉。合作化時組建五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詳細] |
七壩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以東河灌區第七條渠壩命名。民國時屬永安鄉五保。解放初屬二區四鄉。土改時劃為四區五鄉第三行政村。1956年撤區后屬六壩鄉。同年組建三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詳細] |
六壩村 | ~204 | 鎮中心區 | 以東河灌區第六條渠壩命名。民國時屬永安鄉六保。解放初屬二區四鄉。土改時改為四區六鄉第二行政村。1955年撤區后屬六壩鄉。1956年組建四個初級農業合作…[詳細] |
星海村 | ~205 | 村莊 | 因地闊如海,村疏如星而得名。民國時屬永安鄉六保。解放初為二區四鄉第二行政村。土改時屬四區六鄉。撤區并鄉后屬六壩鄉。1956年組建四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詳細] |
下七壩村 | ~206 | 村莊 | 因地處東河灌區第七條渠壩下游而得名。解放初屬二區四鄉。土改時劃為四區六鄉第二行政村。1956年撤區后屬六壩鄉,組建四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屬東風…[詳細] |
南莊村 | ~207 | 村莊 | 因地處八壩街以南而得名。民國時屬永安鄉七保。解放初為二區五鄉第三行政村。土改時屬四區七鄉。1956年屬八壩鄉,組建四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合并為…[詳細] |
八壩村 | ~208 | 村莊 | 以東河灌區第八條渠壩命名。民國時屬永安鄉七保。解放初屬二區五鄉。土改時劃為四區七鄉第一、二行政村。1955年屬六壩鄉。1956年屬八壩鄉。合作化中組建…[詳細] |
下排村 | ~209 | 村莊 | 因地處灌渠下游而得名。民國時屬永安鄉八保。解放初劃為二區五鄉第二行政村。土改時屬四區七鄉。1956年組建初級農業合作社,屬八壩鄉,1957年和八壩并為…[詳細] |
九壩村 | ~210 | 村莊 | 以東河灌區第九條渠壩命名。民國時屬永安鄉八保。解放初劃分為二區五鄉第三行政村。土改時屬四區八鄉。1956年屬八壩鄉,組建兩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詳細] |
團莊村 | ~211 | 村莊 | 因村莊呈組團式分布,故名。民國時屬永安鄉八保。解放初劃為二區五鄉第四行政村。土改時屬四區八鄉。1956年劃入八壩鄉,組建兩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詳細] |
地名由來:
以東河灌區第六條渠壩命名。
基本介紹:
永昌縣轄鄉。1955年設六壩鄉,1961年改為公社,1983年復設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1公里。面積278平方公里,人口1.3萬。國道312線穿境,蘭新鐵路經境東北并設站。轄六壩、星海、下七壩、五壩、七壩、八壩、九壩、南莊、下排、王寶、團莊1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廠、磚廠。農業主產小麥、糜子、谷子、薯類。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六壩鎮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六壩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永安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屬永安區。
1955年12月撤區,設六壩鄉。
1958年9月,改六壩公社。
1964年10月,八壩、南壩公社并入六壩公社。
1966年9月,六壩公社析設南壩公社。
1983年6月,政社分設,復設六壩鄉。
2017年,由六壩鄉改為六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