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康營鄉 | 隸屬:榆中縣 |
區劃代碼:620123202 | 代碼前6位:620123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甘A |
長途區號:0931 | 郵政編碼:730000 |
轄區面積:約101.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王保營村 | ~201 | 村莊 | 據查,1949年8月屬李家營區王保營鄉,1961年7月,屬王保營公社,稱為王保營大隊,1964年6月,小康營公社和王保營公社合并后,屬小康營公社,19…[詳細] |
上彭家營村 | ~202 | 村莊 | 據查,清屬金縣金川里,名為彭家營村,而劉褚營、徐家莊屬皋蘭甌脫地。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榆中縣第一區,屬丁家村。民國三十年(1941年)劉褚營、徐…[詳細] |
洪亮營村 | ~203 | 村莊 | 據查,清是屬皋蘭縣甌脫地,民國三十年(1941)劃歸榆中縣,1949年8月屬李家營區王保營鄉,1963年改為洪亮營大隊,1983年成立村委會并改名為洪…[詳細] |
劉家營村 | ~204 | 村莊 | 據查,清時屬皋蘭縣甌脫地,民國三十年(1941)劃歸榆中縣,1949年8月屬李營區王保營鄉,1961年7月屬王保營公社,稱為劉家營大隊,1964年6月…[詳細] |
孟家莊村 | ~205 | 村莊 | 據查,明時屬金縣小龕里,清時屬金縣金川里,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一區,稱為裴家村。1949年屬李家營區郭家營鄉,1961年屬王保營公社,19…[詳細] |
郭家營村 | ~206 | 村莊 | 據查,明時屬金縣小龕里,清時屬金縣金川里,稱為郭家村,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榆中縣第一區。1949年8月,屬李營區郭家營鄉,1961年7月屬王保營…[詳細] |
李家營村 | ~207 | 村莊 | 據查,李家營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一區,1949年8月屬李營區郭家營鄉。1964年6月,小康營公社和王保營公社合并后,李家營大隊合并到郭家營…[詳細] |
翟家灣村 | ~208 | 村莊 | 據查,明屬金縣小龕里,清時屬金縣金川里,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一區,1949年8月,屬李營區郭家營鄉。1961年7月屬王保營公社,分為翟家灣…[詳細] |
南北關村 | ~209 | 鄉中心區 | 據查,明時屬小龕里,清時屬金縣金川里。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一區,官渠(北關)屬唐家村,董家磨屬裴家村。民國23年(1934)屬龕谷鄉。19…[詳細] |
紅寺村 | ~210 | 村莊 | 據查,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三區,民國23年屬龕谷鄉,稱為清泉保。1961年7月,屬小康營公社,稱為紅寺大隊。1980年包產到戶后改名紅寺村…[詳細] |
永紅村 | ~211 | 村莊 | 據查,民國十六年(1927年),稱為卿云村,屬榆中縣第三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龕谷鄉,設涼耳保,有8甲。解放初,屬龕谷區泉頭鄉,1956…[詳細] |
窯坡村 | ~212 | 村莊 | 窯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康營村 | ~213 | 鄉中心區 | 明永樂年間,肅莊王朱楧(yang)出巡金縣勘查王壙(墓地),宿營小龕里,適逢天雨半月,難以出行。官軍糧食盡絕,于是收當地小米(黃米)供官軍食用,朱楧將…[詳細] |
浪街村 | ~214 | 村莊 | 據查,清時屬皋蘭縣甌脫地,民國三十年(1941)劃歸榆中縣,1949年8月屬李營區王保營鄉。1961年7月屬王保營公社,稱為浪街大隊。1964年6月,…[詳細] |
深溝子村 | ~215 | 村莊 | 深溝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范家山村 | ~216 | 村莊 | 據查,清時屬金縣金川里,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一區,1949年8月屬李營區龕谷鄉,1961年7月屬小康營公社范家山大隊,1984年改為范家…[詳細] |
徐家峽村 | ~217 | 村莊 | 據查,民國十六年(1927)屬榆中縣第一區唐家村,1949年8月,屬李營區徐家峽鄉,1955年9月屬龕谷鄉。1961年7月成立徐家峽大隊和廟兒溝大隊,…[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永樂年間,肅莊王朱楧出巡金縣勘查王壙(墓地),宿營小龕里,適逢天雨半月,難以出行。官軍糧食盡絕,于是收當地小米供官軍食用,朱楧將吃小米的日子稱為小康生活,以此命名。
朱楧(1376—1419)。明太祖第十四子,齒序第十三子,母妃邸氏。洪武九年(1376)九月二十七日生,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初一日封漢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十三日,太祖命偕衛、谷、慶、寧、岷五王練兵臨清。明年改封肅王。 …… 朱楧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小康營鄉距榆中縣城南8公里,平均海拔2070米,位于東經104度9分,北緯35度50分,年平均氣溫6.2攝氏度,年降雨量150毫米,全年無霜期19天,農作物生長期196天。全鄉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54530畝,人均占有耕地2.1畝,全鄉共轄17個行政村,135個村民小組,共6559戶27230人,其中少數民族129戶750人,主要分布在深溝村,徐家峽村,南北關村,占總人口的28%。全鄉交通便利,有榆小公路、石新、榆白公路貫通全鄉,礦產、旅游資源豐富,全鄉共有各類企業236家,其中集體企業5個,私營企業10個,個體企業221個,從業人員2430多人,占總勞動力的19.8%,全鄉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小康營鄉為2023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文化旅游:
紅寺遺址位于榆中縣小康營鄉紅寺村西北300米。屬齊家文化。面積約6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2--2米,暴露有墓葬和白灰居住面。采集有泥質和夾砂紅陶和彩陶片、罐等,紋飾有籃紋、繩紋和附加堆紋,
歷史沿革:
北宋時,為吐蕃康古城。
元豐四年(1081年)李憲收復蘭州后,屬龕谷寨。
金代,為龕谷縣。
元代,屬金州。
明代,屬金縣小龕里。
清代,王保營、洪亮營劉家營、劉褚營等屬皋蘭縣甌脫地。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小龕里并入金川里。
1949年,設龕谷鄉。
1953年,龕谷、浪街、徐家峽3鄉合并為小康營鄉。
1961年5月,改建小康營公社。
1964年12月,王保營公社并入。
1983年5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