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門街道 | 隸屬:白云區 |
區劃代碼:440111019 | 代碼前6位:4401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430 |
轄區面積:約20.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9.96萬人 |
人口密度:4911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石沙路288號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紅星亭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宋末一位太子死于附近,遺體停放在附近山崗,故名“停子崗”后改稱亭崗。為了紀念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紅星代表著勇敢和不怕犧牲、堅信革命必勝的信念…[詳細] |
紅星聯興社區 | ~002 | 主城區 | 為了紀念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紅星代表著勇敢和不怕犧牲、堅信革命必勝的信念;2002年10月原農村村民轉制為非農業居民,成立浮岑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滘心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宋朝建村,當時圍內一帶涌滘交錯,地形像個“心”字,故名滘心。2002年撤鎮建街,撤村改居,原村改叫社區,2002年10月原農村村民轉制為非農業居民,成…[詳細] |
朝陽第一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朝陽第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鴉崗南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南宋末年,南雄珠璣巷凌氏到此建村,命名為丫崗,后因水網地帶,水草豐盛,魚蝦成群,引來不少的雀鳥覓食,以烏鴉居多,故將丫崗改名為鴉崗。2002年撤鎮建街…[詳細] |
鴉崗北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南宋末年,南雄珠璣巷凌氏到此建村,命名為丫崗,后因水網地帶,水草豐盛,魚蝦成群,引來不少的雀鳥覓食,以烏鴉居多,故將丫崗改名為鴉崗。因社區位于鴉崗村北…[詳細] |
朝陽第二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朝陽第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滘心南莊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滘心南莊社區:管轄范圍為滘心路以西片區,東至白云湖西湖,西至石沙路,南至紅星場,北至流溪河。…[詳細] |
地名由來:
石門街道內有宋、元兩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石門返照”,考慮當地的歷史沿革、風俗習慣及群眾認同度,故名。
基本介紹:
石門街位于白云區西部,東與白云湖街、南與石井街、西與佛山南海隔水相望、北與江高鎮接壤,是廣佛同城化的“橋頭堡”。轄內總面積20.28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13.03萬人,戶籍人口2.54萬人,流動人口10.48萬人。下轄滘心、紅星、鴉崗、朝陽4個經濟聯合社和紅星聯興、紅星亭崗、滘心、滘心南莊、朝陽第一、朝陽第二、鴉崗南、鴉崗北8個社區居委會。
自然生態優勢獨特。石門街河網交織,西臨珠江西航道、北靠流溪河。轄內河湖交織,風景宜人,擁有白云湖公園、石門黨建公園、朝陽生態公園等休閑場所。白云湖公園更是作為廣州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綠肺”,已成為廣州重要的風景旅游點和市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歷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石門街道人口數量為9.96萬人,位列白云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1位。
歷史沿革:
2014年2月28日,石門街道從石井街道析出,成立石門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