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松洲街道 | 隸屬:白云區 |
區劃代碼:440111003 | 代碼前6位:4401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165 |
轄區面積:約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2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05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槎龍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位于原槎龍村,管轄原槎龍村范圍,故名。…[詳細] |
團結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團結是成功的基石,團結就是力量。“團結社區居委會”名字的由來,就是希望社區居民能在居委會的引領下,團結一心,共同辦好社區事務,共同創造一個宜居社區,故…[詳細] |
華糖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管轄范圍主要為原廣州市華僑糖廠區域,故名。…[詳細] |
半島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管轄整個富力半島花園小區,故名。2002年8月成立,名為花園社區居委會;2006年9月更名為半島居委會并沿用至今。…[詳細] |
螺涌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位于原螺涌村內,管轄原螺涌村區域,故名。…[詳細] |
陽光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居委會設立在陽光花園小區內,主要管轄陽光花園小區,故名。…[詳細] |
橋西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因居委會的管轄范圍為增埗橋以西地區,故名。…[詳細] |
松北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因管轄范圍為原松北村,故名。約300年前松北地區形成村落。原是松北村的一自然村,1958年屬石井公社,1987年屬石井鎮,1989年屬松洲街,2002…[詳細] |
松南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管轄范圍為原螺溪村的松南自然村,故名。…[詳細] |
西洲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居委會原屬于石井鎮管轄,因位于石井鎮的西面,臨近沉香洲,故名。…[詳細] |
松鶴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因原居委會選址在松鶴園小區,且主要管轄松鶴區域,故名。…[詳細] |
桃園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富力桃園小區,故名。2005年8月成立,管轄富力桃園小區A、B、C、D、E五個居民區;2009年C、D兩個居民區劃分出來成立富林居委會…[詳細] |
富林社區 | ~013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一富林街,因而得名。自2010年命名起沿用至今。…[詳細] |
河畔社區 | ~014 | 主城區 | 河畔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松洲街道因有一地方叫松洲崗而得名。
基本介紹:
松洲街因“松洲崗”得名,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腹地,位于廣州市老城區向西北拓展樞紐節點、白云區南部,西臨珠江西航道、東瀕石井河、北接石井街、南面與荔灣區由石井河相隔,三面環水。轄內面積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3.48萬人(34793人),常住人口約15.03萬人(150352人),下設4個經濟聯社、14個社區居委會。松洲街歷史名人輩出,誕生了廣州北郊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發起人、廣州起義核心領導人之一的林成佑,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廣東話劇院著名話劇演員、粵語講古泰斗張悅楷,合稱“松洲三杰”。
松洲街是來往佛山、肇慶、清遠等地的必經之地。廣清、廣佛、北環等高速及內環路快速路穿越轄內,增槎路南北貫穿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松洲街道人口數量為15.25萬人,位列白云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
文化旅游:
彭加木故居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松洲街槎龍村天樞二街12號,房屋建筑面積長約12米、寬16米;東臨窄巷,北面與鄰居住屋相連,西、南面與村道相接,墻體東、北面基本是直線,西、南面呈弧線型。彭加木故居
歷史沿革:
現松洲街道境域原為廣州市郊的5個自然村。
1950年,5個自然村合并為三沙鄉,歸屬廣州市逢源區;此后又先后劃入廣州市西區和的白云區、荔灣區。
1956年至1958年,屬三元里鄉。
1960年,屬石井公社。
1984年,撤銷石井公社,境內改設河沙鄉、坦尾鄉、螺溪鄉。
1987年,屬白云區石井鎮。
1989年1月,成立松洲街道,管轄大坦沙島和螺溪兩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