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廣州市 > 白云區 > 同和街道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同和街道

[移動版]
地名:同和街道隸屬白云區
區劃代碼:440111009代碼前6位:440111
行政區域:廣東省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粵A
長途區號:020 郵政編碼:510000
轄區面積:約24.2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15.12萬人
人口密度:623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8個社區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握山社區~001主城區
建村時期,因大山相連相握,故取名為握山,因居委會設立在握山村區域內,管轄握山區域,故名。…[詳細]
白山社區~002主城區
建村時,因山上種滿蘑菇,遠看白茫茫一片,故名。…[詳細]
白云山制藥廠社區~003主城區
因主要管轄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的員工家屬區,故名。…[詳細]
蟾蜍石社區~004主城區
因村后有塊大石形似蟾蜍,故取名為蟾蜍石,因居委會管轄蟾蜍石大部分地區,故名。…[詳細]
白水塘社區~005主城區
建村時期,村內有一口清水塘,故名白水塘,因居委會管轄白水塘社區,故名。…[詳細]
蟹山社區~006主城區
清朝時建村,因村后有一石山形似螃蟹,故取名為蟹山,因居委會管轄蟹山大部分區域,故名。…[詳細]
石橋頭社區~007主城區
建村時期有三座石板橋,故取名為石橋頭,因居委會管轄石橋頭大部分區域,故名。…[詳細]
榕樹頭社區~008主城區
因管轄榕樹頭區片,故名。2001年設立榕樹頭居民委員會,隸屬同和鎮。2002年原居民委員會重新規劃調整為榕樹頭居民委員會,隸屬同和街道,沿用至今。…[詳細]
金湖社區~009主城區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區域為金湖雅苑小區,故名。…[詳細]
何屋社區~010主城區
原為握山村一部分,后分出,因以何姓人家為主,本地人稱為何屋,因居委會管轄何屋區域,故名。…[詳細]
倚綠山莊社區~011主城區
因居委會坐落于倚綠山莊內,主要管轄倚綠山莊小區,故名。…[詳細]
斯文井社區~012主城區
因管轄斯文井社區,故名。2001年7月,經省政府同意,同和鎮撤鎮建街,斯文井村從村轉為居,成立南湖居民委員會。2002年7月,召開首屆社區居民委員選舉…[詳細]
富和花園社區~013主城區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富和花園小區,故名。2001年設立富和花園居民委員會,隸屬同和鎮;2002年原居民委員會重新規劃調整為富和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同和…[詳細]
云祥社區~015主城區
因居委會管轄云祥社區,故名。成立于2001年7月,最初名稱是“松園居民委員會”,2002更名為“云祥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老莊社區~016主城區
在祖先來此地前已稱老莊,因居委會主要管轄老莊地區,故名。…[詳細]
新莊社區~017主城區
因村民從老莊村移居到新建的屋居住,故取名新莊,且居委會管轄新莊區域,故名。…[詳細]
大陂社區~018主城區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原大陂村區域,故名。自黃姓村民先祖黃潤灝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從惠州遷至本處開村,起村名大(六)陂村,屬番禺縣鹿布司龍洞堡,處…[詳細]
南湖半島社區~019主城區
因辦公地址位于南湖半島花園內,故名。2002年5月設立,名為雅居樂社區居委會,2003年7月更名為南湖半島居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地名由來:

同和街道因建村時期有一間同記商鋪,后該店擴大,增加股東,便取名為同和。后設立街道辦事處時以同和為街道名,故名。

基本介紹:

同和街成立于2001年7月,區域總面積27.36平方公里(含白云山風景區1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14萬人,系統登記流動人口13.51萬人,轄內部隊單位7家,大中專院校6所,外國人學校2所,中小學校10所,幼兒園20所,醫院4家,大型商住小區13個,出租屋2864棟45315套(城中村44559套)。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地處廣州中心城區的東北部,南擁天河CBD資源,北享空港優勢,握守城北交通要沖,華快三期、地鐵三號延長線、廣州大道、沙太路貫穿而過,20分鐘內,北達白云機場,西至廣州火車站,南抵珠江新城,與天河商圈緊緊相連。轄內青巒疊翠,湖水映光,著名的5A級風景區白云山、4A級風景區南

+查看詳細同和街道概況>>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同和街道人口數量為15.12萬人,位列白云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4位。

文化旅游:

何人鑒家族墓

何人鑒家族墓位于白云區同和街道握山村上白云山麓,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從墓前平臺外緣外延10米,東南、西北從華表外緣外延1

許氏黃太淑人墓

許氏黃太淑人墓位于白云區同和街新莊村廣州南湖高爾夫球場內,年代為1845年,類別為古墓葬。1999年7月,被公布為第五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墓(后土碑、石華表)邊線外緣外延10米

歷史沿革:

清代,同和地區各自然村分屬番禺縣鹿步司、慕德里司及南海縣三江司管轄。

民國十九年(1930年),同和地區部分村莊劃入廣州的范圍。

1951年,同和地區轄內的京溪村、麥地村、白灰場村、蟹山村、握山村這5個村組成山溪鄉,成立鄉人民政府,歸廣州市管轄,其他的村莊則仍然在番禺縣同和鄉的管轄之下。

1958年1月,禺北、禺東17個鄉劃入廣州市郊區時,同和地區全部歸廣州市管轄。

1984年,農村撤銷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

+查看詳細同和街道歷史沿革>>

何仲云

民國18年(1929)11月出生,廣州市白云山握山村人,高中學歷。1949年12月后,任番禺縣羅崗鄉副鄉長、鄉長、土改復查單元組副組長。195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后,番禺縣總工會副主席、


還有1個地名與同和街道同名:

以下地名與同和街道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紧身裙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 日韩v国产v亚洲v精品v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