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合水口社區 | 隸屬:馬田街道 |
區劃代碼:440311006002 | 代碼前6位:4403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B |
長途區號:0755 | 郵政編碼:518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此地原為一洼地,四周近鄰的水源都匯集于此形成一小溪,再流向洋涌河,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認定合水口社區為第一批深圳市綠色(宜居)社區。
2019年9月,合水口社區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合水口社區,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街道中心區西部。西鄰寶安松崗街道,面積3.43平方公里,主要為平地,臺地、山地僅占三分之一,有紅花山(現屬公明街道)、尖崗山等小山坡。關于合水口的文獻記載,最早出于清朝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的《新安縣志》,志稱:“新安縣劃為3鄉7都57圖509村,其中,合水口村屬于三都福永巡檢司管轄。”合水口社區轄下有三個居民小組(分別是:上屯居民小組、中屯居民小組、下屯居民小組)總人口數約7萬多人,其中戶籍人口2500多人、常住戶926戶。合水口社區比鄰公明中心區,松白路、振明路貫通。-
上世紀80年代,主要以耕作業為主,種植水稻、甘蔗。80年代后,工業經濟得到了極大
歷史沿革:
南宋末年麥氏先祖隨文天祥抗元來廣東地區,戰后在當地安家落戶。
明洪武年(1381年)麥氏南溪公由東莞長安遷徙,于明永樂年(1423年)在合水口開基立村。
1949年10月合水口村屬于寶安縣公明鄉管轄。
1961年7月,合水口一分為三,分為上屯、中屯、下屯三個大隊,屬于公明人民公社。
1963年2月,公明公社又將其合并為合水口大隊。
1979年1月,寶安縣升格為深圳市后,公明公社歸屬當時的市設七區之一松崗區。
周邊相關:
合水口社區附近有光明農場大觀園、紅花山公園、光明滑草游樂園、觀光奶牛場、陳仙姑祠、光明小鎮等旅游景點,有光明乳鴿、光明荔枝、公明燒鵝、晨光牛奶、光明甜玉米、光明牛初乳等特產,有龍崗舞龍、望煙樓的傳說、松崗賽龍舟、大船坑舞麒麟、沙頭角魚燈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