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壆崗社區 | 隸屬:沙井街道 |
區劃代碼:440306022002 | 代碼前6位:440306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B |
長途區號:0755 | 郵政編碼:518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由坣崗村委會改制設立,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壆崗社區被確定為2021年度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基本介紹:
壆崗社區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部沙井街道中心區域,面積3.08平方公里,下分四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678戶,1822人,外來人口5萬多人。
2004年,深圳市農村城市化以后,我社區成立股份合作公司,目前股份合作公司有企業110家,廠房和宿舍82萬平方米。社區固定資產12億多元,股東人數1592人。2014年,我社區經濟總收入1.6529億元(其中:租金收入9463萬元,工繳費收入159萬元,其他收入6258萬元),全年股東人均分紅20000元,每年公司為股東購買社保金(即社會養老保險金和醫療保險金)以及支付生活補助和其他福利5503萬。
壆崗社區多次被評為省、市、區、街道的“先進黨組織”、“兩
文化旅游:
智熙家塾: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沙井街道壆崗社區北帝路與村前路交叉口。壆崗越南華僑陳智熙建于清光緒戊申年(1908年)。坐西南向東北。三開間三進布局,由前后兩堂、兩廊廡及后樓組成。面
壆崗陳氏大宗祠: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寶安區沙井街道壆崗社區村前路93號左側。始建于清乾隆甲寅年(1794年),1987年重修。坐西向東。三開間三進布局,由前、中、后三堂及天井、廊房組成。
歷史沿革:
1370年明朝初年,陳夢龍七世孫陳宗順及其長子陳中正,率族人遷至今坣崗。
1642年,明朝末年,坣崗被首次成為“坣頭村”,1784年,坣頭村原黎姓族人遷走后,陳氏之孫在黎姓所建黎氏宗祠原址上,擴建重修了“陳氏大宗祠”,開始出現“坣頭崗”的稱謂。
1924年-1932年,民國初年,因新安縣與外省一縣同名而改為“寶安縣”,民國十三年至二十一年實行區鄉編制,坣頭崗正式稱謂坣崗,并撤村為坣崗鄉,歸寶安縣第四區
周邊相關:
壆崗社區附近有智熙家塾、壆崗陳氏大宗祠、海上田園旅游區、深圳鳳凰山風景區、羊臺山森林公園、望牛亭公園等旅游景點,有黃田荔枝、粉絲元貝、鮮沙井蠔、西鄉基圍蝦、福永烏頭魚、石巖沙梨等特產,有望煙樓的傳說、松崗賽龍舟、石巖客家山歌、松崗七星獅舞、深圳舞麒麟、大船坑舞麒麟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