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亭社區 | 隸屬:沙井街道 |
區劃代碼:440306022006 | 代碼前6位:440306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B |
長途區號:0755 | 郵政編碼:518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明代初年歸德鹽場曾在這里設后亭社,為十三社之一,后沿用社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認定后亭社區為第一批深圳市綠色(宜居)社區。
2020年12月,后亭社區上榜2020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2019年9月,后亭社區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后亭社區位于沙井北邊,與松崗交匯處,鄰近寶安大道。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有4個工業區、6個住宅小區、1所幼兒園。總人口35000余人,其中戶籍人口356人,暫住人口35000余人。
轄區內多為新型高尚住宅小區,布局別致,環境幽雅,各項文體配套設施齊全。居民人文素養比較高,文化底蘊深厚,各類人才濟濟,形成具有后亭特色的文化社區。
一直以來,后亭社區始終緊緊圍繞區委、街道辦黨工委的各項工作目標,集合全社區的力量,燃燒熱情,增進動力,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社區黨建、居民自治、精神風尚、鄰里和睦、生態環境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實現了新突破,上了一個新臺階,呈現出了平安和諧的濃厚氛圍。
文明、和諧,
歷史沿革:
后亭村原管轄后寨、北亭、大田,于1961年分別設立將后寨、北亭結合為后亭大隊,1965年成立陳氏祠堂、后亭村位于沙井公社的北游地位,自1970年后亭村主要以耕田、養魚為村的主要發展,當時有人口100余人,一個自然村、兩個村民小組,隨著解放,后亭大隊于1983年改為后亭村。
1993年1月,原深圳市寶安縣沙井鎮后亭村民委員會改為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后亭村民委員會。
2004年7月,因為城市化改制,更名為
周邊相關:
后亭社區附近有海上田園旅游區、深圳鳳凰山風景區、羊臺山森林公園、望牛亭公園、深圳弘源寺、鳳巖古廟等旅游景點,有黃田荔枝、粉絲元貝、鮮沙井蠔、西鄉基圍蝦、福永烏頭魚、石巖沙梨等特產,有望煙樓的傳說、松崗賽龍舟、石巖客家山歌、松崗七星獅舞、深圳舞麒麟、大船坑舞麒麟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