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潮州市 > 潮安區 > 庵埠鎮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庵埠鎮

[移動版]
地名:庵埠鎮隸屬潮安區
區劃代碼:445103110代碼前6位:445103
行政區域:廣東省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粵U
長途區號:0768 郵政編碼:521000
轄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12.7萬人
人口密度:約4233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6個社區、31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中山社區~001主城區
以轄區內主要道路為中山路而命名。1958年成立庵埠鎮居民委員會辦事區,1961年設區內居民管理區,1968年改稱第一街道,1985年改稱庵埠中山街道,…[詳細]
中興社區~002主城區
1983年得名仙喬街道,后于1985年改名“仙喬社區居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仙喬社區~003主城區
1983年得名仙喬街道,后于1985年改名“仙喬社區居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復興社區~004城鄉結合區
因該居委會位于復興路旁,故名。1968年改稱第四街道。1985年改稱復興街道。2002年起用復興社區居委會![詳細]
龍橋社區~005城鄉結合區
龍橋社區居委會位于龍橋路中間,取名“龍橋”。…[詳細]
亨利社區~006主城區
亨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霞露村~200城鄉結合區
明末陳州城陳知縣來鄉創村,將鄉改名“露”。后以諧音,稱為“下路”,1987年改為“霞露村”,故名![詳細]
大橋村~201村莊
因1958年公社化屬下路大隊,1966年以村命名“大橋大隊”,1999年改稱大橋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硯前村~202村莊
1956年公社化屬下路大隊,1976年析出,以村命名“硯前大隊”,1999年改稱硯前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茂龍村~203主城區
1958年公社化建隊屬下路大隊,1976年以村命名“茂龍大隊”,1999年改稱茂龍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大干村~204城鄉結合區
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海陽縣南桂都陳漢遷此改名大鑒![詳細]
梅龍村~205村莊
南宋祥興年間(1278-1279年),先祖潘梅嶺從福建莆田縣紅灰巷來此創村,村取名小長橋。清初,鄉人為紀念其祖,又稱梅龍鄉,又稱小長橋![詳細]
亭廈村~206城鄉結合區
1958年公社化屬隴頭大隊,1975年以主村命名“廈下大隊”,1999年改稱亭廈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美鄉村~207城鄉結合區
因村北有一小石橋,故稱“橋仔頭”,本村因屬“四鄉陳”,創鄉最慢,故又稱“尾鄉”,雅稱“美鄉”,故名![詳細]
林厝村~208城鄉結合區
1975年命名“林厝大隊”,1999年改稱林厝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仙溪村~209城鄉結合區
因為經過一條河流名叫仙溪,故名仙溪村。1958年以主村命名“仙溪大隊”,1999年改稱仙溪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喬林村~210城鄉結合區
1958年以村命名“喬林大隊”,1999年改稱喬林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官路村~211城鄉結合區
官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梅溪村~212村莊
由南遷,閩遷移居聚居而成,最先由梅姓依韓江出?诤佣味鴦摗9拭![詳細]
廈吳村~213村莊
1958年以村命名“下吳大隊”,1963年并入梅溪大隊,1973年仍用“下吳大隊”名稱,1999年改稱廈吳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外文村~214城鄉結合區
從福建莆田石獅遷揭陽鳳湖,南宋慶元五年移居龍溪都雞塢,創西隴村,明正德年間改稱文里,1404年筑潮汕鐵路時被割開,稱外文里,后簡稱外文村。…[詳細]
鳳岐村~215城鄉結合區
1955年以村命名“鳳岐大隊”1999年改稱鳳岐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開濠村~216城鄉結合區
1975年拆隊后仍用“開濠里大隊”原名。1999年改稱開濠村民委員會。…[詳細]
文里村~217主城區
1958年以村命名“文里大隊”,1999年改稱文里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劉隴村~218城鄉結合區
1958年公社化屬劉隴大隊,1976年本隊沿用原名“劉隴大隊”,1999年改稱劉隴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溜龍村~219村莊
1976年析出,以村命名“溜龍大隊”,1999年改稱溜龍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莫隴村~220村莊
1958年以村命名建立“莫隴大隊”,1999年改稱“莫隴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薛隴一村~221村莊
因西部有飛鳳山,而薛為本村姓氏,故名。1983年改稱薛一、薛二,1999年改稱薛隴一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薛隴二村~222村莊
因西部有飛鳳嶺,而取名鳳隴。曾用名鳳二、鳳三,別名薛隴鄉。…[詳細]
潘隴村~223村莊
1999年改稱潘隴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郭隴一村~224村莊
因1958年公社化屬郭隴大隊,1975年以村名首字命名“郭一大隊”,1999年改稱郭隴一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郭隴二村~225村莊
1958年公社化屬郭隴大隊,1975年以村名首字命名“郭二大隊”,1999年改稱郭隴二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郭隴三村~226城鄉結合區
1958年公社化屬郭隴大隊,1975年拆為四個大隊,以村名首字命名“郭三大隊”,1999年改稱郭隴三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郭隴四村~227城鄉結合區
1975年以村名首字命名“郭四大隊”,1984年至1986年稱郭四村人民政府,1987年至1990年改稱郭四村民委員會,1999年改稱郭隴四村民委員會…[詳細]
龍坑村~228村莊
1958年公社化,以村命名“龍坑大隊”,1999年改稱龍坑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莊隴村~229城鄉結合區
莊隴鄉創鄉始祖公從公,名光號世凱,行十三郎,生于南宋嘉熙年。故名。…[詳細]
寶隴村~230村莊
1958年建隊,以村命名“寶隴大隊”,1999年改名為“寶隴村民委員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地名由來:

鎮因駐地名。古為濱海貿易地,近有白云庵,故名庵埠。

基本介紹:

庵埠鎮為潮安縣城所在地,位于粵東腹地,地處潮汕三市交界,總面積30平方公里,轄有31個村委會和19個居委會,總人口12.7萬人,旅居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8萬多人。

庵埠鎮委、鎮政府積極實施“科技興鎮,工業強鎮”戰略,真抓實干,夯實基礎,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三個文朋”建設穩步推進。先后榮獲廣東省先進鄉鎮黨委、省文明單位、全國發展鄉鎮企業先進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民營經濟迅猛發展。連年來,庵埠鎮立足原有產業優勢,傾力發展食品、印刷包裝行業,嚴抓市場秩序、重質量,守信用,加快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兩個創新,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內強素質,

+查看詳細庵埠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庵埠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庵埠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庵埠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潮安林氏家廟

林氏家廟 位于潮安縣庵埠鎮寶隴村,俗稱青窗祠。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始建,原為二進建筑。天啟五年(1625年)戶部侍郎林熙春續建后座,使之成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家廟坐南向北,總面寬48.

仙溪王氏大宗祠

王氏大宗祠俗稱“老虎祠”,在潮安縣庵埠鎮仙溪管理區,座西南向東北。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30年重建,歷1831、1930、1981年重修,現保持清代中后期的建筑格局和裝飾。王氏大宗祠二進

潮安洪氏家廟

潮安 洪氏家廟 位于潮安縣庵埠鎮梅溪管理區。始建于明,清至民國都有重修。前后兩進,抬梁式木構梁架。門額“洪氏家廟”為明戶部郎中夏懋學所題,背面“梅林春秋”為明中憲大夫、云南提刑按察司副使張鳳

梅林湖遺址

梅林湖遺址在潮安縣庵埠鎮梅林湖西北岸邊。遺址面積約8萬平方米。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與周代。1960年發現。堆積中含大量貝殼,種類有蠔、蛤、蟶、螺等。有兩個文化層。上文化層多見泥質陶,下文化層多見

文里村祠堂建筑群

文里村祠堂建筑群(包括楊氏長房公祠、閑云楊氏宗祠、季房楊氏公祠、楊氏家廟(博祖)、楊氏家廟(達祖)、謝氏大宗祠、蔡氏宗祠、鄭氏宗祠、陳氏家廟、莊氏家廟等10處)位于潮安區庵埠鎮文里村內,時代

+查看更多庵埠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屬海陽縣延德鄉。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從海陽縣析出12都建置揭陽縣,龍溪屬海陽縣。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潮陽、揭陽并入海陽,龍溪都再屬海陽。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恢復揭陽縣,龍溪屬之。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龍溪都從揭陽割歸海陽縣。

清康熙三年(1664年),斥地,龍溪都被斥出界外。

清康熙(1669年),恢復龍溪都。

民國三年(1914年)

+查看詳細庵埠鎮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庵埠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日本老肥熟视频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亚洲va国产va欧美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网站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