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臚崗鎮 | 隸屬:潮南區 |
區劃代碼:440514108 | 代碼前6位:44051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轄區面積:約50.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4.13萬人 |
人口密度:280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臚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臚崗居委位于潮南區東南部,東與潮陽區和平鎮接壤,西與臚溪居委、上厝居委交界,南與臚崗港頭鄉、臚崗溪尾鄉相連,北與臚崗泗黃鄉和峽山街道相鄰。324國道、…[詳細] |
臚溪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臚溪居委位于臚崗鎮的東南部,東與潮陽區和平鎮新龍村接壤,西與臚崗鎮港頭鄉和臚崗居委交界,南與成田西岐鄉相鄰,北與上厝居委相連。省道237線和惠公路貫穿…[詳細] |
上厝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上厝居委位于潮南區臚崗鎮東部,省道237線和惠公路貫穿居民區分為和惠公路東西兩側,東與潮陽區和平鎮下厝鄉相鄰,西與臚崗居委交界,南與臚溪居委相連,北與…[詳細] |
臚新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臚崗鎮臚新居委位于潮南中港河中游北岸、西與泗和村接壤、北與泗黃村相鄰、東與臚崗居委交界,現有峽溪路縱穿連接國道324線交通十分便捷。面積3.64公頃,…[詳細] |
新慶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新慶村位于國道324線旁,東靠潮陽區和平鎮,西臨泗黃村、峽山街道,南臨臚崗居委,地勢平坦,地處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轄區耕地面積180畝。201…[詳細] |
泗黃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泗黃村地處臚崗鎮北部,緊靠潮南區黨政綜合辦公用房,東鄰新慶,北接324國道,與峽山接壤,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耕地面積1850畝。20…[詳細] |
泗和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泗和村位居潮南區中心地帶,距324國道350米,區位優勢明顯。泗和村創建于宋淳祐年間,村民沿泗水河而居并形成四個自然村落,泗水河從村中心穿過,故取名“…[詳細] |
溪尾周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溪尾周村位于臚崗鎮西北部,占地約1.1平方公里,耕地2300畝,2013年底共有人口2783戶、15592多人。現有“兩委”干部10人。明天順年間(公…[詳細] |
四和村 | ~205 | 村莊 | 四和村位于臚崗鎮中部,處于臚崗鎮、兩英鎮、峽山鎮三鎮交接處,地理位置偏僻,南面距大南山山脈約4公里,陳沙公路穿過四和村南光片。村址、行政機構設立在四和…[詳細] |
新聯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新聯村處于臚崗鎮西南部,位于大南山北麓,西與兩英鎮接壤,東和北分別與我鎮的新中村、溪尾村毗鄰;總面積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43畝,山地面積5…[詳細] |
新中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臚崗鎮新中村位于大南山麓,居于“港頭鄉”中部,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0地下黨支部所在地及游擊隊根據地。新建成的“陳沙公路”和“峽安路”經過全境,交通十分便…[詳細] |
新民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臚崗鎮新民村位于臚崗鎮南部,地處大南山邊,是港頭鄉“三新”之一,是二戰時期的革命老區。南有陳沙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通訊暢通,山地資源豐富,民風淳樸…[詳細] |
五豐村 | ~210 | 村莊 | 臚崗鎮五豐村是由五豐、上隴林兩個獨立建制村合并成一個村民委員會和黨總支部。2013年底全村共有452戶,2731人(其中:上隴198戶、1150人,五…[詳細] |
后安村 | ~211 | 村莊 | 后安村位于臚崗鎮南部大南山山區,與紅場鎮接壤,是二戰時期的革命老區村。全村耕地有420畝,山地面積2250畝;2013年共有319戶,人口2006人,…[詳細] |
地名由來:
創于唐,因靠山面海,蘆葦叢生,取名蘆葦崗,又“蘆”與“臚”潮音相同,后改稱臚崗。鎮以村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臚崗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臚崗鎮榜上有名。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臚崗鎮人口數量為14.13萬人,位列潮南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臚崗鎮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臚崗鎮位于潮南區東南部,東與潮陽區和平鎮接壤,北與峽山街道相鄰,西與兩英鎮交界,南與成田鎮相連。國道324線、省道和惠公路,規劃建設中的陳沙公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5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447畝,山地面積26935畝;管轄15個村(居)委;總人口133073人(22516戶),是著名的僑鄉。
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5億元,比2002年增長12.1%;農業總產值0.92億元,比增2.2%,工業總產值20.5億元,比增26.6%;工商稅收收入1815萬元,比增18.4%,其中增值稅1287萬元,地方稅528萬元,分別比增18.4%和18.39%;農村人均純收入322
文化旅游:
港頭農民協會舊址(張族祖祠)位于潮南區臚崗鎮新中村,年代為192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與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10日,港頭農民協會舊址(張族祖祠)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臚崗天后古廟(臚崗農民協會舊址)位于潮南區臚崗鎮臚崗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3月22日,臚崗天后古廟(臚崗農民協會舊址)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張朝奉夫婦墓位于潮南區臚崗鎮大南山腹部“獅母山”,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2014年10月10日,張朝奉夫婦墓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吳延峰墓位于潮南區臚崗鎮新聯村南鼎山山地,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吳延峰墓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臚崗古屬新興鄉,明清至民國初屬峽山都,1921年屬潮陽縣第四區,1958改為和平桔柑農場,1962年成立和柑人民公社,1970年改稱臚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稱臚崗區,1986年11月撤區設鎮,設為臚崗鎮。
1993年4月,潮陽撤縣設市,隸屬潮陽市。
2003年1月,潮陽撤市分設潮陽區、潮南區,臚崗鎮隸屬潮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