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梅徑村 | 隸屬:仙城鎮 |
區劃代碼:440514107202 | 代碼前6位:44051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境遍植梅樹,故稱梅林,后稱梅徑。村委會駐地梅徑村,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梅徑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梅徑村簡介
梅徑村位于潮南區西南部、仙城鎮南部,大南山北側,地理位置為南至大南山深溪水庫,仙湖旅游區,在北鄰居接深溪居委地盤、西北鄰居接東浮山村委會地盤,是一個革命的老蘇區,全村分設四個自然組成(即梅林村,梅東村,老徑村,新徑村),總戶數788戶,現有人口4458人,在外港澳臺同胞約有七百多人,地域總面積有2.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94畝(其中100畝種植杉,300畝種植橄欖、荔枝、青梅、龍眼,其余是營造燃料和綠化樹木),耕地面積500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蔬菜等經濟型農作物)。
我村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山林和農業,工業方面只有幾家小型服裝廠。近幾年來,在村兩委班
歷史沿革:
創村于清康熙十七年(1718),初稱梅林,后改為梅徑村。
明、清至民國初期隸屬潮州海陽縣洋烏都,民國十年(1921)隸屬普寧縣陳店鄉公所。
1950年屬八鄉第一鄉,1958年公社化時稱梅徑大隊,1983年屬梅徑鄉,1986年改為梅徑村委會,1992年稱梅徑管理區,1999年恢復梅徑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梅徑村附近有東山湖溫泉度假村、都爺祠、翠峰巖景區、祥符塔、仙湖景區、田心灣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燜釀鱔卷、糖蔥薄餅、焗袈裟魚、炸荷包魚、紅燜海參、紅燜明皮等特產,有鑲嵌(嵌瓷)、大寮嵌瓷、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