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義英社區 | 隸屬:峽山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4001011 | 代碼前6位:44051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十八曲水迂回,得天獨厚,毓秀鐘英,故稱“厚英”,諧音稱“后英”。南宋嘉泰元年(1201)潮州各地鬧饑荒,翁氏祖先翁勝保捐資賑濟饑民,朝廷嘉其仁義,御賜村名“義英”。居委會駐地義英社區,故名。
基本介紹:
義英社區概況
峽山街道義英社區原名厚英村,宋興隆二年(1164年)入潮之翁勝保下居新興鄉之田心村,淳熙五年(1178年)建石橋名厚英橋,行人以橋名通稱田心村為厚英村,于是約定田心村改名厚英村。宋嘉泰三年(1201年)潮汕發生饑荒,厚英村民翁勝保的家族籌建稻谷2000石賑濟饑民,事后朝廷升表其善舉可風,御賜村名為義英村,沿用至今(現為義英居委會)。義英居委位置座落于峽山祥符塔山正北面,全村住戶1869戶,人口10462人。轄區占地面積4157.32畝,現有耕地面積890畝,山林面積地約59畝。2009年全村農業生產總值為366萬元,年人均收入為5240元。全村現有黨員122人,
歷史沿革:
南宋隆興二年(1164),祖先從福建省蒲田縣分裔到此創村,南宋淳熙五年(1178)“厚英”,諧音稱“后英”后改稱義英。
明、清至民國初期隸屬潮陽縣黃隴都新興鄉,民國十年(1921)隸屬潮陽縣第五區。
1950年屬南英鄉;1952年改為義英鄉;1956年改為義英村;1985改為義英大隊;1984年改為義英鄉;1987年改為義英居委會;1993年改為義英管理區;1999年5月改為義英居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義英社區附近有東山湖溫泉度假村、都爺祠、翠峰巖景區、祥符塔、仙湖景區、田心灣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燜釀鱔卷、糖蔥薄餅、焗袈裟魚、炸荷包魚、紅燜海參、紅燜明皮等特產,有鑲嵌(嵌瓷)、大寮嵌瓷、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