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潮陽區 | 隸屬:汕頭市 |
區劃代碼:440513 | 代碼前6位:44051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轄區面積:約6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5.43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街道、9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文光街道 | 13.57萬人 | 12.03km2 | 文光街道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是1995年4月棉城撤鎮設辦時成立的,位于潮陽城區中部,是潮陽黨政文光塔機關所在地,也是城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交…[詳細] |
棉北街道 | 6.59萬人 | 32.2km2 | 棉北街道地處潮陽城區北郊,轄區面積32.215平方公里,下轄9個居委會,人口54550人,既有城區功能又有鄉村優勢,距汕頭市8公里。區內交通發達,水…[詳細] |
城南街道 | 10.64萬人 | 25.88km2 | 1994年城南街道從原潮陽市棉城鎮析出,稱城南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位于練江入海口北岸,西南隔練江0海與井都鎮相望。…[詳細] |
金浦街道 | 8.9萬人 | 44.17km2 | 金浦是汕頭市潮陽區下轄的一個街道辦事處,地理位于潮陽市區西南部,東起文光街道辦事處,西接和平鎮,南臨練江,北連河溪鎮,南與潮南區井都鎮隔江相望,土地…[詳細] |
海門鎮 | 12.39萬人 | 38.5km2 | 海門鎮位于潮陽東部沿海,西隔練江與潮南井都鎮相望,與潮陽中心城區接壤,總面積38.5平方公里(其
潮陽區海門鎮
中海域面積10.7平方公里),海岸…[詳細] |
河溪鎮 | 6.71萬人 | 63.5km2 | 潮陽市轄鎮。1949年屬潮陽縣第八區,1956年析西臚區設華陽鄉、桑田鄉。1959年并入西臚鄉后,改幸福公社,1959年析西臚公社,分出設河溪農場,1…[詳細] |
和平鎮 | 18.55萬人 | 51.9km2 | 和平鎮位于潮陽區中部,地處練江下游,324國道、和惠、和谷省道貫穿全鎮境內,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鎮管轄行政村(居)21個,鎮域面積51.9平…[詳細] |
西臚鎮 | 16.05萬人 | 109.5km2 | 潮陽市轄鎮。1949年屬潮陽第八區,1951年稱下八區,1952年改第十七區,1956年劃為西臚鄉、波美鄉,1958年合并為幸福公社,1961年更名西…[詳細] |
關埠鎮 | 10.56萬人 | 56km2 | 關埠鎮在潮陽市境北部,南以小北山為屏障,北臨榕江。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9.76萬。轄43個自然村。1912年后至1951年稱潮陽縣第八區,1952年…[詳細] |
谷饒鎮 | 20.18萬人 | 71.8km2 | 谷饒鎮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處于“潮陽、揭陽、普寧”三區(市)交界處,交通便利。鎮域面積71.8平方公里,轄26個村(居)委會,人口13.35…[詳細] |
貴嶼鎮 | 16.26萬人 | 52.4km2 | 潮陽市轄鎮。1952年設潮陽縣第八區,1954年改貴嶼區,1956年撤區改建貴嶼、南陽、上練三個鄉,1958年合并為貴嶼鄉,同年改上游公社,1959年…[詳細] |
銅盂鎮 | 12.84萬人 | 42.4km2 | 潮陽市轄鎮。1952年為潮陽縣第七區,1956年改銅盂鄉,1958年改紅鋒公社,1959年改銅盂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距…[詳細] |
金灶鎮 | 12.19萬人 | 78.9km2 | 金灶鎮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地處榕江南岸,東接關埠,西北接揭陽,南與谷饒、貴嶼隔山(有公路相通)。金灶鎮乃小北山下之山丘、平原地帶,共有4個居…[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地處南海之北得名。古代以在水之北為陽。潮陽,意思是大海浪潮之北。
基本介紹:
潮之陽,大海在其南
區名:潮陽區拼音:CháoYángQū
經緯度:區中心位于北緯23度16分東經116度36分
郵編:515100代碼:440513區號:0754
方言:主要為潮陽話和潮州話,小北山附近的金灶鎮,谷饒鎮有一小部分人說客家話。
區政府所在地:區人民政府駐汕頭市潮陽區文光街道中華路
基本概況
汕頭市潮陽區位于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因地處海之北而稱潮陽。潮陽東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縣,1993年4月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區劃變更分設潮陽區和潮南區,劃歸汕頭市管轄。區劃調整后,潮陽區轄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個街道和海門、和平、谷饒、貴嶼、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潮陽區位列450位。
2022年12月,潮陽區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名單發布,潮陽區名列第62。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潮陽區人口數量為165.43萬人,位列汕頭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廣東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2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46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發布《2020年淘寶村百強縣》,潮陽區上榜,排名第61位。
2020年6月,潮陽區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廣東片區)。
2019年3月,潮陽區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海陸豐片區)。
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屬南海郡地。
西晉太康三年(282),置南康郡,以揭陽為屬縣,潮陽地屬揭陽縣。
東晉咸和元年(326),設東官郡,揭陽縣屬之。
東晉隆安元年(397),正月,分東官郡揭陽縣地立義安郡,始置潮陽縣。
隋開皇十年(590),義安郡改為潮州。
隋大業三年(607),又改為義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復稱潮州,此期間潮陽一直屬潮州。
永徽元年(650),潮陽縣并入海陽縣。
先天元年(712),復置潮陽縣。
元和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