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港社區 | 隸屬:鳳翔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5001019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北港社區”指清朝初年成港口,因是流經縣城北邊的河流出海港口,故名北港。
基本介紹:
北港社區居委會地處韓江支流東溪出海口,北靠蓮陽河,南鄰柴井社區,東與南澳島相對望,轄區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一個純農社區。社區設黨總支部,分支部4個,黨員121名,居民小組4個。耕地面積1476畝,總戶數957戶,總人口4316人。農民大力發展“三高農業”,是“汕頭市蔬菜基地”,深海捕撈業為社區重要的產業支柱。2009年社區工農業總產值39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90元。社區民風淳樸,人民勤勞,重視教育,森林資源豐富,覆蓋率高。曾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汕頭市理順農村基層管理體制工作先進單位”、“依法治市先進單位”、“尊師重教先進單位”、“村務公開先進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
歷史沿革:
原屬外砂鄉。
1934年屬壩頭鄉。
1949年屬上蓬區。
1951年屬海濱區。
1953年屬八區。
1958年9月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三支隊309團。
1959年設北港生產大隊,屬壩頭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設區建鄉,設北港鄉,屬壩頭區。
1986年11月撤區置鎮,設北港村,屬壩頭鎮。
1990年9月設北港管理區。
1998年9月設北港村。
2002年1月壩頭鎮并入鳳翔街道,設北港社區,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北港社區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