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港社區 | 隸屬:鳳翔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5001012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南港社區”指流經縣城南邊的河流出海港口,村在港口之旁,以港口為村名。
基本介紹:
南港社區位于澄海城區東南面,與頭份、洲畔村相鄰,由四圍、五圍、六圍、七圍……等自然村組成,取外砂河出海口之意稱南港。社區總面積為2.98平方公里,耕地3320畝,非耕地面積150畝。總戶數2271戶,其中農業2151戶,非農120戶,總人口10030人,其中農業人口9909人,非農業人口121人。社區總支部設支部5個,黨員186名,社區居民小組5個。素有“耕三漁七”之說,經濟收入主要靠漁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發展較快,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民宅改建進度很快。近年來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成功引進了和信、上奇、童樂樂和信宇等澄海區重點企業,促進社區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2009年工業產值11
歷史沿革:
外砂王厝人至此搭寮,圍地墾荒,捕魚為生。
清同治年間因避兵禍,外砂及洲畔咸塭村民遷此聚居而漸成村落。
原屬外砂鄉。
1934年屬壩頭鄉。
1949年屬上蓬區。
1951年稱南港鄉,屬海濱區。
1953年屬八區。
1958年9月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三支隊310團。
1959年設南港生產大隊,屬壩頭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設區建鄉,設南港鄉,屬壩頭區。
1986年11月撤區置鎮,設南港村,屬壩頭鎮。
1990年9月
周邊相關:
南港社區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