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信寧社區 | 隸屬:鳳翔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5001009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信寧社區”指此地原是一片荒埔,相傳澄海置縣時,有18戶(17姓)來此定居,取“信其定居此地,祈求永遠安寧”之意,故名信寧。
基本介紹:
信寧社區居委會是有著優良傳統的革命老區,總戶數1181戶,其中農戶774戶,非農407戶,總人口4764人,其中農業人口3492人,非農人口1272人。居住和工業用地1200畝,耕地400畝。社區設黨支部,黨員92人,設11個居民小組。居委會工業經濟發達,特色產業有毛織服裝和工藝玩具,是澄海區毛織服裝和工藝玩具的主要生產基地,轄區有天輝毛織廠、伽懋毛織有限公司、信泰毛紡染織公司、穗豐毛紡織公司、信寧工藝玩具廠等企業300多家。2009年,工業產值18億元,創稅利36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12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800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辦有信寧小學一所,建有郁聯圖書館一座,目前圖書館藏書量
歷史沿革:
原屬海陽縣下外莆都辟望。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
1921年廢都設區,屬在城區。
1935年與昆美合稱寧美鄉,屬第一區。
1946年寧美鄉改稱寧美村,與東湖、外埔、港口合稱秀水鄉。
1949年寧美村從秀水鄉析出,又稱寧美鄉,屬附城區。
1951年屬海濱區,后屬城關鎮。
1953年屬第一區。
1956年3月~1957年12月寧美、外埔、港口、東湖合稱為信寧鄉。
1958年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三支隊,
周邊相關:
信寧社區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