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永新村 | 隸屬:蓮上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3201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永新村”指明萬歷三年(1575)建余氏大宗廟時,根據易卦取名永平村。1950年因新中國成立,廢舊立新,改永平為永新。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永新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永新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永新村榜上有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永新村榜上有名(蔬菜)。
基本介紹:
永新村簡介
永新村位于蓮上鎮南部,下轄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國道324線貫穿村東西,總面積7.69平方公里,總人口17093人,其中農業人口15501人。農業種植有水稻、玉米、地瓜及各種蔬菜、瓜果等。工業門類有塑料、南金、印刷、造紙、工藝、五金等。商貿業以市場為依托的經營活動較為活躍,各類商品購銷兩旺,文化建設方面,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優良傳統,打造具永新特色的傳統民俗動物舞蹈——鰲魚舞,并申報批準為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正在向國家級申報。此外,崇尚文明,重視教育也已成為該村全體村民的共識,村內政治穩定,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和諧共處。
永新村與竹林村、涂城村、盛洲村、上巷村、南徽村、里美村、蘭苑村相鄰。
文化旅游:
澄海名賢余氏家廟位于汕頭市澄海區蓮上鎮永新村,乾隆47年重修,距今已有437年的歷史了。永新村是潮汕余姓的主要聚居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早在元末公元1367年,潮州籍的朝廷翰林院大學士
歷史沿革:
元朝末年,南洋余姓開基祖仲偉公父子為避兵禍從潮州移居南洋中社,與其他姓氏聚居而形成村落。
前屬海陽縣蘇灣都。
明成化十三年(1477)屬饒平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蘇灣都。
1921年廢都設區。
1945年稱永平鄉,屬第二區。
1946年屬蓮中鄉。
1950年因新中國成立,廢舊立新,改永平為永新。
1953年屬蘇南區。
1956年竹林鄉、永新鄉合稱永新鄉。
1957年永新鄉、涂城鄉、盛洲鄉合稱蓮陽上鄉
周邊相關:
永新村附近有名賢余氏家廟、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
余錫渠(1917.1~1968.6),廣東省汕頭市澄海縣(今澄海區)蓮上鎮永新村人。1938年參加廣東第九區民眾抗日自衛團分隊長教導隊訓練班;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下半年至1947年
余翼云(1 891—1 976),號夢橋,澄海縣蓮上鎮永新村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余翼云早年就讀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擅畫花卉,尤長紫藤、牡丹,用筆穩健,畫風樸實,設色高雅。作品多次參加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