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壩村 | 隸屬:上華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0220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沙壩村”指清明朝初年海陽縣歸湖鄉和鸛巢鄉(今屬潮州市潮安區歸湖鎮和龍湖鎮)李姓人來此定居。原位于韓江東溪西岸旁,稱沙桃村。清嘉慶年間因洪水內遷至現址,建沙堤防洪,稱新靈村。1909年,因位于防洪堤的外沙壩,改稱沙壩村。
基本介紹:
沙壩經聯社簡介
沙壩經聯社位于上華鎮東北部,東鄰涵呂村,西靠華東公路,南連東林美村,北接東林頭村。全村總人口776人,194戶,黨員28人,耕地面積295畝。村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附帶淡水魚養殖業,2009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0萬元,人均收入1750元。近年來,在村兩委班子,勤政節儉,自律愛民,全心全意為民謀福利,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型加工業的發展,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團結一致,采取強有力措施,引導全村干部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調整種植養殖業結構,科學管理,提高效益。目前全村已擁有松業毛衫和一大批小型加工業,為村經濟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基礎教育,計劃生育,治安維穩工作全面走上
歷史沿革: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上外莆都。
1921年廢都設區,屬上外區。
1949年屬上華區。
1953年東林尾、涵頭、呂厝、沙壩、湖心、下溪東村合稱沙壩鄉。
1956年島門鄉、隴尾鄉、沙壩鄉合稱沙壩鄉,屬第一區。
1958年9月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三支隊306團。
1959年設沙壩生產大隊,屬上華人民公社。
1984年1月設區建鄉,東林美、涵呂、沙壩、下溪東村合設東林美鄉,屬上華區。
1986年11月撤
周邊相關:
沙壩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