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新村 | 隸屬:溪南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4207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大新村”指明天啟元年(1621),有人在東隴渡南岸定居,故名大渡頭。清宣統二年(1910)在大渡頭之西北新建文范一、二街,意辟商埠,故名新埠。該村取大渡頭和新埠2個自然村頭一字為名。
基本介紹:
大新村位于溪南鎮西北面,靠韓江南面,東靠汕汾公路西側。全村耕地面積280畝,總人口692人,其中農業人口662人,總戶數187戶,其中農業戶數164戶,村二委干部7人,黨員人數28人,設村黨支部1個,村委會1個,設村民小組3個。 2009年雙層經濟總收入926.5萬元,其中農業總收入276.6萬元,人均純收入4206元。近年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堅持以發展經濟、搞活經濟為動力,爭當創建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新農村而奮斗。
大新村與埭頭村、北社村、東社村、董坑村、弓兜村、海岱村、口厝村、梅浦村、梅州村、內厝村、南社村、塘隴村、外蟻村、西社村相鄰。
歷史沿革:
原屬蘇灣都。
1949年大渡頭和新埠2個自然村合并為大新村,屬蘇北區。
1951年與東隴、水寨、上西隴合稱東隴鄉。
1953年屬三區。
1958年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一支隊114團。
1959年設大新生產大隊,屬溪南人民公社。
1984年1月設區建鄉,仙市、大新合設仙市鄉,屬溪南區。
1986年11月撤區置鎮,從仙市鄉析出,設大新村,屬溪南鎮。
1990年設大新管理區。
1998年9月設大新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新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