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弓兜村 | 隸屬:溪南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4213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弓兜村”指村落原為一南北走向大沙隴,元至正年間,福建詔安陳恪齋帶其子在蘇灣都一帶創居,其長子陳潭沙于大沙隴之上創村分衍,潭沙之長子陳瑾創在大沙頭中南端西側創村。因村東南側建有雙座宮(明代大沙頭唯此大宮,后稱銀砂古廟),稱宮兜,意為宮旁沙隴兜處,“宮”與“弓”諧音,寫為弓兜。也有一說在大沙隴西側彎兜處,村落似弓形得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弓兜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弓兜村簡介
弓兜村地處澄海區溪南鎮韓江下游,村域位于國道324線東側,距澄海中心城區約11公里,距汕頭國際機場約13公里。轄屬占地面積約1100畝(其中包括農田、池塘),總人口2000人,總戶數500戶。轄區內村道縱橫,進出交通方便。
弓兜村與董坑村、海岱村、東社村、口厝村、埭頭村、梅浦村、梅州村、大新村、北社村、內厝村、南社村、塘隴村、外蟻村、西社村相鄰。
歷史沿革:
前屬海陽縣蘇灣都。
明成化十三年(1477)屬饒平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蘇灣都。
1921年撤都設區,稱銀砂鄉,屬東隴區。
1936年屬第二區。
1946年撤區并鄉,銀砂、埭頭、西埭頭、三岱美、梅浦合稱銀砂鄉。
1949年屬蘇北區。
1951年屬溪南區。
1953年析銀砂為銀北、銀南二鄉,弓兜合內厝、外蟻、口厝稱銀南鄉。
1957年屬溪南鄉。
1958年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一支隊115團。
195
周邊相關:
弓兜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