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社村 | 隸屬:鹽鴻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6203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中社村”指相傳宋朝末年有劉布袋,在現中社村劉厝池頂開基拓業,其他姓氏也相繼聚居。村民多從事曬鹵煎鹽,故稱鹽灶鄉,因地處鄉中部,故名。
基本介紹:
中社村簡介
中社村位于鹽鴻鎮鹽灶鄉中心,南臨澄饒聯圍,與饒平海山相對,背倚蓮花山,東與上社村相鄰,西與上厝村接壤。全村土地面積776畝,山地面積1817畝,魚塘面積890畝。全村現有人口總戶數1101戶,總人數4440人(其中農業人口4319人)。2009年集體總產值3484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630萬元,農業總產值1854萬元,人均收入3625元,集體總資產997萬元。一直以來,中社村立足“農業穩村、工業富村”的經濟發展思路,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千方百計挖掘土地潛力,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在支持本村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利用國道324線貫穿本村境內的交通有利
歷史沿革:
原屬海陽縣,明成化十三年(1477)屬饒平縣蘇灣都。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蘇灣都。
1921年廢都設區。
1932年稱鹽灶鄉,屬第六區(樟林)。
1946年屬鹽鴻鄉。
1949年屬蘇北區。
1951年稱鹽壇鄉。
1953年稱鹽灶鄉,屬三區(蘇北)。
1958年9月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二支隊202團。
1959年屬蘇北人民公社。
1960年鹽灶生產大隊析分為上厝、上社、中社、港頭4個生產大隊,中社生產
周邊相關:
中社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