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寨村 | 隸屬:湖寮鎮 |
區劃代碼:441422100215 | 代碼前6位:44142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M |
長途區號:0753 | 郵政編碼:51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原稱新村,1980年10月因村內有上新村、下新村和上寨、下寨村,取“新”和“寨”兩字改名為新寨。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新寨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梅州市大埔縣新寨村位于縣城東部。我村轄20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866戶,人口2530人;全村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9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約為1750毫米,氣候特征溫和,雨量充沛。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蜜柚,村特色經濟收入有種菜、種果、商業,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487萬元。結合我村實際,鼓勵土地被征用無土地的村民從事商業,做小生意或外出務工。有土地的村民大力發展我村特色蔬菜基地和蜜柚種植,大力發展養殖業,種養結合的立體經營模式,增加農民收入。
新寨村與古城村、高道村、龍崗村、葵坑村、山子下村、黎家坪村、雙坑村、進光村、大安村、雙髻山村、碗瑤村、河腰村、密坑村、下壢村相鄰。
文化旅游:
通議第位于湖寮鎮新寨村,是新寨旅外僑胞藍鏡清在南洋做生意賺錢后,于清光緒33年(即1907)所建。通議第是典型的殿堂式圍龍屋,坐東北向西南,硬山式,磚木結構,穿斗式梁架,陰陽瓦面,共有房間1
歷史沿革:
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立義招縣、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立萬川縣時,為縣治城郊;明朝系大埔縣清遠都東山社新村;清朝系大埔縣清遠都同仁社新村;民國十七年(1928),為大埔縣同仁區湖東鄉屬;民國二十六年(1937),為大埔縣梅河區湖東鄉屬;1949年為大埔縣第五(湖寮)區虎中鄉屬;1952年為大埔縣湖寮區新村鄉;1957年1月為大埔縣湖寮鄉新村小鄉;1958年10月為大埔縣湖寮公社新村生產
周邊相關:
新寨村附近有通議第、百侯名鎮旅游區、張弼士故居、“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坪山梯田、江畔人家休閑度假區等旅游景點,有大埔青花瓷、西巖烏龍茶、大埔蜜柚、大埔烏龍茶、高陂陶瓷、西巖山茶等特產,有廣東漢樂、龍舞(青溪黑蛟龍燈舞)、光德陶瓷燒制技藝、茶陽花環龍、西河漳溪墟掃街燈、花環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