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營村 | 隸屬:洲瑞鎮 |
區劃代碼:441422109206 | 代碼前6位:44142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M |
長途區號:0753 | 郵政編碼:5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明末清初,曾有一支反清復明的軍隊駐扎于此,劉百良《金盆鄉志》亦曾有“老兵下營,并設官倉”之記載;故因歷史事件得村名,故名下營。
基本介紹:
梅州市大埔縣下營村位于洲瑞鎮。我村轄21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44戶,人口2500人;全村總面積12.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52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0.7°C至21.4°C,年降雨量約為1400毫米,氣候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日照、雨量充足。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蔬菜、花生、木薯等,村特色經濟收入以陶瓷為主,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302萬元。200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約2.18萬元。有瑞豐瓷業企業1間,工人約100余人,年陶瓷產值約600多萬元。全村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有油茶基地1個,種植油茶約200畝。
下營村與葵坪村、華光村、南村村、赤水村、大坑村、嶂岸村、田背村、陂營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朝正統9年(公元1444年)余氏宗廣公從銀江昆侖遷至此地,與徐姓、劉姓、蔡姓等先祖和睦相處,一道開荒造田,植樹造林,村落無統一稱謂;明嘉靖36年(公元1557年)前后,系大埔縣氵戀(氵戀,當地人讀liàn)洲都大麻社赤水村屬;明末清初,定村名為下營;清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系大埔縣氵戀(氵戀,當地人讀liàn)洲都大麻社赤水村屬;民國32年(1943年)前后,為高陂區赤水鄉屬;1949年系
周邊相關:
下營村附近有百侯名鎮旅游區、張弼士故居、“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坪山梯田、江畔人家休閑度假區、李光耀祖居—中翰第等旅游景點,有大埔青花瓷、西巖烏龍茶、大埔蜜柚、大埔烏龍茶、高陂陶瓷、西巖山茶等特產,有廣東漢樂、龍舞(青溪黑蛟龍燈舞)、光德陶瓷燒制技藝、茶陽花環龍、西河漳溪墟掃街燈、花環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