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井社區 | 隸屬:大涌鎮 |
區劃代碼:442000116007 | 代碼前6位:4420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T |
長途區號:0760 | 郵政編碼:5284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據該村《林氏族譜》載,清雍正三年(1725)林太發從鎮內南村遷于此,因村里挖有四口石砌的水井,因該居委會駐地于此,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石井社區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石井社區成立于2014年1月,原是旗南村的3個自然村之一。社區地處大涌鎮政府西南面,轄區面積2020畝,其中農業用地1100畝,山地面積600畝。現有居民239戶,戶籍人口926人,流動人口1千多人。社區黨支部現有黨員27人,其中正式黨員26人,預備黨員1人,居民代表20人,低保、困難戶4戶,困難黨員1人,社區成立后,由于辦公條件非常破舊和辦公設備緊缺的情況下,得到鎮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的關心,下撥了辦公室修葺費用5萬元和添置了全新的辦公設備如:辦公臺椅、電腦、復印機、傳真機、相機、打印機等器材一批,在民政社會事務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為我社區創造了一個嶄新的綜合辦公場所。
石井社區堅
歷史沿革:
民國38年(1949年)前稱石井,與卓旗山周邊八村合并成旗山鄉。
1953年與南村、全祿合并為旗南鄉。
1961年復名石井。
1963年與全祿合并,各取一字,命名石全。
1967年改成紅衛。
1973年復名石全。
1976年與全祿分開,復稱石井。
1984年又與全祿合并,稱旗南鄉。
1986年全祿析出,復稱石井村委會。
2002年與南村、全祿合并設立旗南村委會。
2013年石井、南村、全祿各自獨立分出,石井村改居,成
周邊相關:
石井社區附近有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中山詹園、中山逍遙谷、孫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城(中山影視城)、中山市中山公園等旅游景點,有中山脆肉鯇、神灣菠蘿、中山杏仁餅、黃圃臘味、石岐鴿、三沙花木等特產,有中山咸水歌、黃圃飄色、沙溪鶴舞、黃圃麒麟舞、舞醉龍、南朗崖口飄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