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三村 | 隸屬:沙浦鎮 |
區劃代碼:441203102204 | 代碼前6位:4412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H |
長途區號:0758 | 郵政編碼:52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基本介紹:
沙三村毗鄰沙浦圩鎮,下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有443戶,總人口1424人,耕地面積1664畝。是離沙浦鎮最近的村委會。
沙三村以種值肇實為主、水稻、香蕉和養魚為輔,種植肇實達1278畝、插植水稻400畝、香蕉3100畝、魚塘近550畝,均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全村農民以種植、養殖和武功經商為主,是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種肇實、養殖戶50戶,其中經營50畝以上的專業戶有10戶,香蕉專業戶10戶;肇實加工戶8戶,戶年純收入約6萬元;農民收入逐年提高,努力建設成為富裕、文明和諧的新農村。
沙三村與黃布沙村、典一村、桃二村、沙四村、典三村、沙二村、蘇一村、典二村、蘇三村、桃一村、蘇二村、沙一村、沙浦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1959年,高要縣人民政府為了紀念54位革命烈士,在沙浦鎮建設革命烈士紀念碑。沙浦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沙浦鎮沙三村西江河堤圍外則(今沙浦鎮文化廣場西側)。1980年,高要縣人民政府對紀念碑只是
歷史沿革:
元朝時代,吳氏人家從南雄珠磯巷遷此建村;新中國成立前,屬高要縣第四區;1953年3月,屬高要縣第八區沙浦鄉;1957年3月,屬廣利區頭溪鄉;1958年10月,屬廣星人民公社二團;1959年2月,改稱沙三大隊,屬沙浦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稱沙三鄉政府,屬沙浦區公所;1986年,又改稱沙三村,屬沙浦鎮;1988年3月,從高要縣拆分出來,屬鼎湖區沙浦鎮;1989年,改稱沙三管理區;1998年10月
周邊相關:
沙三村附近有沙浦革命烈士紀念碑、鼎湖山、九龍湖景區、肇慶慈云寺、慶云寺、鼎湖山蝴蝶谷原始雨林等旅游景點,有文鯉、肇實、文鯇、鼎湖山拐杖、鼎湖裹蒸、文慶鯉等特產,有端硯制作技藝、粽子制作技藝(肇慶裹蒸制作技藝)、封開麒麟白馬舞、封開五馬巡城舞、懷集龍魚舞等民俗文化。
馮三娣,男,1873年出生于現沙浦鎮沙三村。1926年3月9日沙浦鄉農會成立,他被選為農會副主席。1927年10月12日,馮三娣與陳進等人率領沙浦鄉農軍參加攻打六區區署的戰斗。1927年12月17日,
李佑,男,1867年出生于現沙浦鎮沙三村。1926年參加農軍,擔任農軍通訊員。1927年12月17日,在參加“沙浦反圍剿”戰斗中,李佑首先發現敵人快登陸時,立刻回到農軍駐地報信,途中被埋伏的敵人開槍射
梁六,又名梁跛六,男,1899年出生于現沙浦鎮沙三村。1926年參加農軍,曾參加攻打沙浦地主民團的戰斗。1927年12月17日,在“沙浦反圍剿”戰斗中被敵人逮捕,后押往肇慶。1927年12月在肇慶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