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社村 | 隸屬:永安鎮 |
區劃代碼:441203101214 | 代碼前6位:4412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H |
長途區號:0758 | 郵政編碼:5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大社村委會總面積6平方千米,下轄 10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471 戶,總人口 1542人。有耕地 3490畝。
大社村委會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種養業,農作物主要以水稻、甘薯、花生、瓜果、豆類為主,近年來探索出了魚塘養殖四大家魚、塘基養殖瘦肉型豬的養殖發展模式。村委會推行村務、財務公開,實生民主管理,黨群、干部關系融洽,村委會各自然村道路暢通,社會治安良好,鄉風文明,人民群眾有一個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
大社村與橫槎村、伍南村、貝水村、長涌村、永安村、歧洲村、橫布社區、四股村、新朝村、江溪村、高蘭村、永安社區、甫草村、新村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4年3月,大社村被命名為2023年廣東省衛生村。
2023年11月,大社村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3年4月,2022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名單出爐,大社村在列。
歷史沿革:
明末吳氏人家從夏江遷此建村,建國前屬高要縣第四區貝水鄉;1953年屬高要縣第九區中社鄉;1955年屬高要縣永安區;1958年10月屬高要縣廣星人民公社三團;1959年7月改稱大社大隊,屬永安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大社鄉政府,屬永安區公所;1986年11月改為大社村,屬永安鎮;1988年3月從高要拆分出來,屬鼎湖區永安鎮;1989年3月稱大社管理區;1995年4月從永安鎮分出,屬貝水鎮;1998
周邊相關:
大社村附近有鼎湖山、九龍湖景區、肇慶慈云寺、慶云寺、鼎湖山蝴蝶谷原始雨林、寶鼎園等旅游景點,有文鯉、肇實、文鯇、鼎湖山拐杖、鼎湖裹蒸、文慶鯉等特產,有端硯制作技藝、粽子制作技藝(肇慶裹蒸制作技藝)、封開麒麟白馬舞、封開五馬巡城舞、懷集龍魚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