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橋梓村 | 隸屬:常平鎮 |
區劃代碼:441900110202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橋梓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橋梓村榜上有名。
2021年9月,橋梓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12月,橋梓村上榜2020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橋梓村位于常平鎮中心區西北2公里,東北傍常平寒溪河,面積1.95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僑鄉,有華僑和港澳同胞3000多。下轄7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2501人,外來人口約6021人。社區現有“兩委”部8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職2人),高中或以下學歷6人,大專或以上學歷2人。社區黨總支部共有黨員100人,社區下設“兩新”黨組織6個,“兩新”黨員27人。2012年社區(兩級)總資產2.3億元,總收入3325萬元,純收入1414萬元,資產負債率為21.81%,收入主要來源于廠房鋪位等物業、土地出租收入。目前社區共有企業211家,其中外資14家,私營及個體196家。
橋梓在南宋時立村,建村
文化旅游:
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位于常平鎮橋梓村(橋梓村原名為屋廈),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標:北緯22°5845.3,東經113°5810.8,海拔高程8米。1925年秋,在中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先建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稱橋梓大隊;1968年橋梓、崗梓合并成立屋夏大隊,1983年改為屋夏鄉;1987年撤鄉分別成立崗梓、橋梓管理區;1999年改為橋梓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橋梓村附近有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橋梓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