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城街道 | 隸屬:東莞市 |
區劃代碼:441900003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9.7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4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4個社區、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崗貝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崗貝社區隸屬東莞市東城街道,地處東城街道中心地帶,東接石井社區,南連火煉樹社區,西鄰莞城街道,北接主山社區。前身是“崗貝鎮政府”,成立于1983年,于…[詳細] |
花園新村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東莞市東城區花園新村社區,始建于1985年,由東莞市房地產開發總公司開發。1992年經市政府批準劃歸東城區管轄,社區位于東莞市莞城區新河北路旁,毗鄰塹…[詳細] |
東泰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東泰社區位于東城街道南部,毗鄰東莞大道,于1992年開始興建,由東泰花園、光大花園等13個相對獨立的花園住宅小區和4棟寫字樓組成,社區總面積3.8平方…[詳細] |
溫塘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溫塘社區位于東莞市東城東面,面積11.6平方公里。溫塘共有22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共有2421戶,常住人口有5多萬人,本地常住人口1萬多人,外來人口有4…[詳細] |
桑園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桑園社區位于東城街道東北方向,距離東城街道辦事處約8公里,相鄰主山社區、周屋社區、溫塘社區,轄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轄下有桑園第一居民小組、桑園第二…[詳細] |
周屋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周屋社區位于東城街道東北面,距離東城中心區8公里,總面積2.7平方公里,社區毗鄰莞深高速公路和莞龍路,交通十分便利。現有本地戶籍567戶,本地戶籍人口…[詳細] |
余屋社區 | ~007 | 主城區 | (一)社區規模及地理位置
余屋社區位于東城街道東北面,轄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北靠莞龍路、R2線榴花出入口,南有寒溪河,R2線車輛段總部,形成良好…[詳細] |
鰲峙塘社區 | ~008 | 主城區 | 鰲峙塘社區概況
社區只有一條自然村,面積約2.14平方公里,戶數265戶,戶籍人口1056人,外來人口約4000人。
…[詳細] |
峽口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峽口社區位于東城區東北部,在東江河畔的東岸,巍然的榴花塔下,總面積1.67平方公里,社區戶籍人口1229人,新莞人約5000人。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東莞…[詳細] |
柏洲邊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柏洲邊社區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北部,北臨運河、東江,南接莞龍公路、莞深高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社區總面積約0.9平方公里,社區戶籍人口共289戶,…[詳細] |
上橋社區 | ~011 | 主城區 | 上橋社區位于東江南支流下游南岸,座落在莞龍路以北。土地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平方公里。1958年3月大鄉合并調整,我社區歸屬樟村鄉管轄…[詳細] |
下橋社區 | ~012 | 主城區 | 1、行政架構基本情況。
下橋社區轄區面積約3.82平方公里,屬一級經濟。社區常住戶598戶,戶籍人口2695人,外來人口約7000人。
社區黨工委…[詳細] |
樟村社區 | ~013 | 城鄉結合區 | 樟村社區位于東莞市市區地段,東江南岸,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社區總面積約2.93平方公里,下轄4個居民小組,13個經聯社分社,現有本地戶籍居民8…[詳細] |
梨川社區 | ~014 | 主城區 | 梨川社區位于東江南支流下游南岸,座落在莞城北郊,其東西與樟村社區接壤,南面毗鄰塹頭社區,西面與莞城北隅為鄰,北面臨東江南支流。東莞市新建的運河西一路、…[詳細] |
塹頭社區 | ~015 | 主城區 | 塹頭社區居委會地處東莞市東城街道運河片,現有行政面積1.1平方公里,牛山新興工業區面積0.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49戶,3216人(原居民2398人)…[詳細] |
主山社區 | ~016 | 主城區 | 主山社區于2001年成立,毗鄰繁華的東城世博商業圈,臨近市行政中心區,社區面積8.7平方公里。主山社區共有13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常住人口有6211人,…[詳細] |
石井社區 | ~017 | 主城區 | 石井社區位于東城街道東部,與東城中心區相連,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石井居委會轄下有石井小組、平地山、水流坑和蓢基湖四個股份分社,現將我社區基本情況介…[詳細] |
同沙社區 | ~018 | 城鄉結合區 | 同沙社區面積4.6平方公里,總戶籍630戶,戶籍人口2473人,外來人口約8000人。社區位于八一路和環城路交匯處,東鄰寮步鎮上屯社區,西連立新社區,…[詳細] |
光明社區 | ~019 | 主城區 | 光明社區位于東城區東部,總面積2.3平方公里,社區戶籍人口1470人,戶籍數420戶,外來人員約15000人,社區毗鄰同沙生態園、黃旗山、虎英森林帶,…[詳細] |
牛山社區 | ~020 | 城鄉結合區 | 牛山社區總戶籍1088戶,戶籍人口4161人,流動人口10000多人。社區位于五環路和107國道交匯處,與南城區、大嶺山鎮交界。土地總面積10.6平方…[詳細] |
立新社區 | ~021 | 主城區 | 立新社區是革命老區,地處東莞市中心南片區,相鄰東莞市黃旗山城市公園,地理環境優越,總面積約2.7平方公里。目前社區戶籍人口3458人,常住戶數843戶…[詳細] |
火煉樹社區 | ~022 | 主城區 | 火煉樹社區位于黃旗山南麓,北臨鴻福路、西接東莞大道、東至翠峰路,與新世紀豪園、東泰花園、中信凱旋城、景湖春天、黃旗印象、尚書苑、明苑等小區毗鄰,環球經…[詳細] |
星城社區 | ~023 | 城鄉結合區 | 一、居委會基本情況
星城社區居委會于2009年7月籌建,2010年1月正式對外開展業務,主要轄區位于莞樟路以北、東城街道的東北面,管轄面積約3平方公…[詳細] |
旗盛社區 | ~024 | 主城區 | 東城街道在黃旗山南片區新設立一個新型城市社區,因社區位于旗峰山南面,則采用“旗”,“盛”代表旺盛之意,故名。…[詳細] |
黃旗生活區 | ~400 | 村莊 | 黃旗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沙生活區 | ~401 | 村莊 | 同沙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附城區(2000年改今名),處在市中心東部得名。
基本介紹:
東城區原名附城區(2000年改今名),是市區四個區之一,面積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萬多,外來人口28萬多。處于穗深經濟走廊的黃金段,地理位置優越,接廣深、莞深高速公路,靠京九、廣九鐵路,莞龍、莞長、莞樟及市區多條城市道路在區內縱橫交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東城區充分發揮人文地理優勢,以“開拓、創新、團結、誠信、務實”的東莞精神,成功走出一條農村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之路,推進社會的全面進步。近兩年,東城區圍繞建設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大力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投入近15億元,建成了東城文化廣場、御景灣灑店、行政辦事中心及教育設施工程等十大城市形象工程項目。規劃開發同沙生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東城街道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東城街道人口數量為59.72萬人,位列東莞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
2017年9月,廣東省林業廳認定東城街道為2017年廣東省森林小鎮。
文化旅游:
榴花公園占地面積31.5公頃,位于東城、石龍、石碣之間,莞龍公路與莞碣公路的交匯點的銅嶺。公園南面與莞龍路相接,西面是銅嶺山,山頂有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榴花塔,北面有抗日紀念亭。是一個集休閑
榴花塔在附城銅嶺,在主要的公路旁邊,十分醒目。據說它是明朝萬歷年間當地人袁昌祚、袁應文所建,他們是當時的解元,也就是科舉當地第一名,象唐伯虎那樣有名的人物,而且后來也上京考中了進士。他們當時
袁振英故居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茶中村南邊路28號,GPS坐標:北緯23°0257.3,東經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筆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
榴花抗日紀念亭坐落在東莞市東城區峽口村銅嶺山北面。東莞市政府于1997年7月出資修建。1998年10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這里舉行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暨榴花抗日紀念亭落成
中共東莞二線縣委機關遺址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皂二村南元巷,GPS坐標:北緯23°0250.6,東經113°4942.6,海拔高17米。1942年5月,中共粵北省委被破壞。根據形勢的需要,東(
歷史沿革:
1949年,東城區域分屬東莞縣第二區、第五區和莞城市管轄。
1950年12月,分屬東莞縣第二區和第四、五區管轄。
1953年3月,立為一區。
1955年,一區改稱附城區;1957年,撤銷附城區,成立萬江大鄉(后并入新村大鄉)、羅沙大鄉(后稱樟村大鄉)、新村大鄉。
1958年,溫塘大鄉并入樟村大鄉,同年9月,樟村大鄉、篁村大鄉、新村大鄉合并成立附城人民公社。
1959年5月,析出萬江公社。
1961年6月,析出
熊飛(?~1276)熊飛,廣東東莞人。有武略,善騎射。南宋景炎元年(1276)春,以布衣身份起兵勤王抗元。時文天祥經略江西,熊欲往投,被元將黃世雄所阻困,兵潰。熊從水路遁返東莞。后端宗遣趙氵晉為廣東制
盧仲夫(1919——1940),又名盧步云,東莞東城峽口鰲峙塘人。原姓徐,因家貧,小時賣到東坑石狗前村給人當兒子。1930年考入東莞中學。九一八事變后,在粵軍陳濟棠部隊當文書。1933年初離開國民黨軍
袁鑒文(1914—2007),原名袁教民,又名袁福祥,東莞東城溫塘人。1928年至1935年就讀于東莞中學。1935年秋考入中山大學。1936年6月參加中共外圍組織中國青年同盟。12月底離開中山大學到
袁康(1925——),東莞東城溫塘皂上坊人。1941年8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2年春編入手 隊,隨隊在莞城、太平一帶活動。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7月調到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第三大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