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犀牛陂村 | 隸屬:大朗鎮 |
區劃代碼:441900113218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犀牛陂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犀牛陂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犀牛陂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犀牛陂村
犀牛陂村位于大朗鎮西南面,距離大朗鎮中心區13公里。轄區面積原有13平方公里,后被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征收,現面積為8.91平方公里。轄七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073人。
犀牛陂村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現在共有外資企業22家,民營企業26家,私人個體工商戶153間,集體廠房配套設施面積61196平方米,形成了五金、電子、家具等門類齊全的行業。2006年犀牛陂村村組兩級經濟總收入2537萬元,比去年增長21.2%;純收入1859萬元,比去年增長22.1%;村民人均收入10700元,比去年增長9.9%;2006年村組兩級集體總資產2.25
文化旅游:
犀牛陂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大朗鎮犀牛陂村井水尾,GPS坐標:北緯22°5211.8,東經113°5241.0,海拔高程46米。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和中國人民解
歷史沿革:
明代中期,劉氏始祖劉光斗與陳氏始祖陳華斌共遷大冚。
后劉氏五世祖劉滿圃遷居犀牛陂。
1949年后為犀牛陂鄉,也稱西牛陂。
轄犀牛陂、大冚;1958年公社化,屬松和大隊;1967年改為東方大隊;1983年改為犀牛陂鄉;1980年又改為犀牛陂大隊;1983年改為犀牛陂鄉,1987年改為犀牛陂管理區;1999年改為犀牛陂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犀牛陂村附近有犀牛陂革命烈士紀念碑、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犀牛陂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