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角杜村 | 隸屬:東坑鎮 |
區劃代碼:441900109213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角杜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角杜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角社村坐落于人圳埔南面,東鄰橫瀝石涌,北靠茶山粟邊、超郎,西接寮步石步、西溪,南挨彭屋、丁屋,宋朝立村。原有上圍、下圍、丁字路圍仔,遍地低洼荒埔,五個荒野山岡,四面環水,是蛇鼠棲身之地,初稱惡蛇。至元朝中期,改稱角蛇。元泰定元年(1324),番禺鐘村南邊塘蘇可仁帶母鴨群來到角社牧養,見涌浦魚蝦多,便于飼養,經世居祁姓允許,遂搭寮角社黃古嶺奉步定居,元泰定四年(1327)返原居地接父母米角社定居開族,已傳25代。到清代中期,因民間團體稱“社”,而“社”又與“蛇”諧音,故改為令名角社。
民國37年(1948),角社村屬橫瀝鄉第18、19二保。第18保共10甲,100戶,450人,其
歷史沿革:
古稱惡蛇,于1323年元朝中期二世蘇可仁立村時改稱角蛇,社與蛇近音,清代中期,改為角社;1949年改為角社初級農業合作社;1959年改為角社高級農業合作社;1961年改為角社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改為角社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角社管理區;1999年改為角社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角杜村附近有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南社明清古村落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角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