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邵崗頭村 | 隸屬:橋頭鎮 |
區劃代碼:441900107207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邵崗頭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邵崗頭村榜上有名。
2019年9月,邵崗頭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邵崗頭村坐落于廣東省東莞市,地處東江河畔,毗鄰東深供水香港工程的源頭,面積約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76人,外來人口1720人。這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人杰地靈,物阜民物,涓涓的東江清泉養育出智慧、勤勞邵村人,歷年來考入全國高等學府的人所占比例較高,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
邵崗頭村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好客,團結友愛。改革開放以來,現村黨支部共有黨員60人。在兩委干部的帶領下,緊跟形勢,外引內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先后引進12家外資企業。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委會一方面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從宏觀的
歷史沿革:
邵氏始祖源于河南,后移居福建三山;明洪武四年(1371年),邵公當兵到東莞任職,守護東12河邊界,后在此定居,稱邵崗頭;1953年,東岸、邵崗頭合并為東和鄉;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與巷頭合并為邵巷大隊;1962年劃出巷頭與湴湖、新圍仔、塘邊新村、楊公朗成立橋頭大隊,自成邵崗頭大隊;1984年改為邵崗頭鄉;1988年改為邵崗頭管理區;1999年改為邵崗頭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邵崗頭村附近有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南社明清古村落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邵崗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