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漁樑圍村 | 隸屬:清溪鎮 |
區劃代碼:441900115213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漁樑圍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漁樑圍位于清溪鎮東南面,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下轄有漁樑圍、朱屋、謝屋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038人,目前轄區內有外資、民營企業60余家,連續幾年村組兩級總收入超過2000萬元,村民年均收入將近2萬元,村民過上紅紅火火的日子。
做建材生意發了財的朱明江去年購買了30多萬的皇冠車,他說:“有了小汽車,去遠的地方就方便很多。像我這樣需要經常見客戶的,有了車效率就高很多,省去了搭車等車轉車時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像朱明江一樣擁有私家車在漁梁圍的并不算新鮮事。這個在上世紀50、60年代想都不敢想的神話,如今已經在漁樑圍村變成現實。漁樑圍已從落后的農業山村嬗變成極具現代化氣息的
信息來源:東莞市人民政府
歷史沿革:
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朱氏由東莞謝崗曹樂橫嶺遷此,起名高圍。
后改為漁樑圍。
明朝嘉靖年間分居容圍,朱氏沿用漁樑圍此名。
1959年,由塘廈人民公社拆分清溪公社,成立大隊,名為漁樑圍大隊;1983年改為漁樑圍鄉;1987年改為漁樑圍管理區;1999年改為漁樑圍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漁樑圍村附近有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南社明清古村落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漁樑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