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門村 | 隸屬:化龍鎮 |
區劃代碼:440113104210 | 代碼前6位:44011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有鎮守山丘門戶之勢,故名。
基本介紹:
山門古稱閆門、石門。位于化龍南面,與石樓鎮石基鎮為鄰。2010年全村人口1330人,總戶數442戶,種植總面積1237畝,其中常年蔬菜154畝,花卉1085畝,馬鈴薯17畝,豆類23畝,魚塘1087畝。2008年全村工業總產值為29841萬元,農業總產值為1384萬元,村集體純收321萬元,全鎮勞平14193元,全村人平收入11267元;村文明戶238戶,村文明標兵戶26戶,區文明標兵戶1戶。該村主要工業有廣東好太太集團有限公司、千如電子、波派鞋廠、建華五金廠、興盛噴涂廠、大博學校等。
由于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2006年,廣東好太太集團有限公司投產。2007年,山門村村委雙百共建文明村投入2
文化旅游:
李宗禮家族墓位于番禺區化龍鎮山門村六子崗,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共有8座墓,分別為李宗禮夫婦墓、李宗禮配室張氏墓、次子李瑞山夫婦墓、季子李瑞林夫婦墓、孫李云峰夫婦墓、李云谷墓、李云谷夫人黃
群廬位于化龍鎮山門村下街12、14號,年代為20世紀30年代。由左前座、右前座和后座三部分組成,具有民國時期典型的中西結合建筑風格。該廬是大漢奸李輔群在鄉下修建的住所。對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實
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開村。
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曾一度改為石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后一直稱山門。
1958年入化龍鎮公社。
1960年改屬明經公社,后再屬化龍公社,山門村為向東大隊。
1980年復名山門。
1987年設立山門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山門村附近有李宗禮家族墓、群廬、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番禺蓮花山、余蔭山房、廣東科學中心等旅游景點,有姜撞奶、石樓禾蟲、南村桃花、欖核冬瓜、新造胡蘿卜、爬樹雞等特產,有沙坑醒獅、沙灣飄色、上漖龍舟制作技藝、沙灣水牛奶傳統小食制作技藝、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番禺鰲魚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山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