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頭村 | 隸屬:沙頭街道 |
區劃代碼:440113008200 | 代碼前6位:44011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相傳南宋建村,因該村建于沙灘上,后背山崗上樹木將相輝映掩映于白沙灘上,初名“碧沙”。碧沙有五坊,最大為沙頭坊,后來人們把碧沙叫作沙頭。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沙頭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沙頭村榜上有名。
2019年9月,沙頭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沙頭村位于沙頭街的東南部,與市橋街接壤,交通便利、地勢優越,面積約2平方公里, 下轄14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770多人。沙頭村舊名碧沙。南宋時,建村于山前沙灘,與后山碧綠的林木,互相輝映,故名碧沙。碧沙村初分5坊,最大的是沙頭坊,且有集市,名沙頭圩。碧沙一名逐漸為沙頭所取代。該村的經濟收入以土地出租、商鋪出租及倉庫出租為主,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增強對外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機制,全村各項公益事業發展良好。
沙頭村與小羅村、汀根村、欖山村、大平村、橫江村、大羅村、小平村、南雙玉村、沙頭社區、駿興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番禺沙頭東漢墓群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頭街沙頭村銀平路龜崗東麓。1993年開始對墓地進行鉆探和發掘。在長約300米,寬約100米的山麓范圍內,發現東漢磚室墓22座,對其中的12座進行了發掘
歷史沿革:
南宋,原名碧沙。
后名沙頭村。
1987年設立村民委員會,屬沙頭鎮。
1992年屬市橋鎮。
1993年屬市橋街道。
2001年改屬沙頭街道。
周邊相關:
沙頭村附近有番禺沙頭東漢墓群、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番禺蓮花山、余蔭山房、廣東科學中心、沙灣古鎮等旅游景點,有姜撞奶、石樓禾蟲、南村桃花、欖核冬瓜、新造胡蘿卜、爬樹雞等特產,有沙坑醒獅、沙灣飄色、上漖龍舟制作技藝、沙灣水牛奶傳統小食制作技藝、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番禺鰲魚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