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廣州市 > 番禺區 > 石樓鎮 > 大嶺村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

[移動版]
地名:大嶺村隸屬石樓鎮
區劃代碼:440113105210代碼前6位:440113
行政區域:廣東省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粵A
長途區號:020 郵政編碼:510000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分類代碼:112

地名由來:

因村依大嶺山而建,故名。

番禺大嶺村
番禺大嶺村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城市入選廣東省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1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大嶺村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0年12月,大嶺村上榜2020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2020年11月,大嶺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8月,大嶺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2019年9月,大嶺村被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認定為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2017年9月,住建部公布了2017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名單,大嶺村入選美麗鄉村示范村。

2015年7月,大嶺村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2年12月,大嶺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大嶺村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面、國康大道路旁,面積約3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片,總人口2406人。耕地面積約1900畝,村年純收入約240萬元。

大嶺村距離市區15公里,離石樓鎮中心城區約3公里,交通比較方便,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村委會積極發展經濟,建有一個約180畝的菩山工業區,增加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大嶺村風景優美,山青水秀,村落布局良好,歷史遺存豐富,傳統建筑精美,2007年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現正努力打造旅游村。

大嶺村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面。這個有著八百多年歷史沉淀的小村莊,因為出了探花、進士、舉人和多個九品

+查看詳細大嶺村概況>>

文化旅游:

大嶺村

大嶺村原名菩山村,鄰近村民都愛叫大嶺村為“千年古村”,因為開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據了解,大嶺村有陳氏開村和許氏開村兩種說法。陳氏原籍江西,第三代孫遺慶公于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

兩塘公祠

兩塘公祠始位于番禺區大嶺古村。建于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是大嶺村陳氏八世祖祠。先祖名為兩塘,故名兩塘公祠。總體本進三楹結構,公祠占地面積1686平方米,座東北向西南。兩塘公祠

大嶺村龍津橋

大嶺村龍津橋位于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文昌街,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從大嶺村龍津橋外緣外延10米,局部至大嶺涌北岸,東南從大魁

大魁閣塔

大魁閣塔位于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西約,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從大嶺村龍津橋外緣外延10米,局部至大嶺涌北岸,東南從大魁閣塔塔

番禺龍津橋

龍津橋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千年古村大嶺村。建于康熙年間,是由紅色砂礫巖建成的一墩兩孔拱橋。橋墩兩側有較罕見的分水脊,既防止船只沖撞,又可減少水對橋體的沖擊,十分科學。龍津橋欄板上的明代風格

顯宗祠

顯宗祠位于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安和街西8號,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顯宗祠為第九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建村于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曾用名菩山村,后改稱大嶺村。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大嶺大隊。

1984年稱大嶺鄉。

1987年為大嶺村并設立大嶺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嶺村附近有大嶺村兩塘公祠大嶺村龍津橋大魁閣塔番禺龍津橋顯宗祠等旅游景點,有姜撞奶石樓禾蟲南村桃花欖核冬瓜新造胡蘿卜爬樹雞等特產,有沙坑醒獅沙灣飄色上漖龍舟制作技藝沙灣水牛奶傳統小食制作技藝沙灣何氏廣東音樂番禺鰲魚舞等民俗文化。


石樓鎮行政區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网站 | 亚洲AV秘精品色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