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井鎮 | 隸屬:高州市 |
區劃代碼:440981115 | 代碼前6位:4409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K |
長途區號:0668 | 郵政編碼:525000 |
轄區面積:約1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井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該居民委員會所在的地方有口大井,并結合當地的大井村而命名。…[詳細] |
大井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大井村古時有一口15米寬的大水井,故名。…[詳細] |
大沙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處大井河西畔上一片洪水沖積沙質土壤地帶,故名。…[詳細] |
東光村 | ~203 | 村莊 | 東方的光明照亮了該村,故名。原屬南壙公社,1961年體制下放時分為申坑,白村,東光三個大隊,1963年申坑與東光合并為東光大隊,1983年改為東光鄉,…[詳細] |
清垌村 | ~204 | 村莊 | 因村前河水清澈、樹林幽雅如在洞境,故名。…[詳細] |
沙地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從前,此地土壤沙質過多,稱為沙地,故名。…[詳細] |
上平村 | ~206 | 村莊 | 因該村所在地是一塊坡地,下部較陡,上部較平坦,叫上平坡,此村也叫“上平村”,故名。…[詳細] |
六祥村 | ~207 | 村莊 | 原屬南塘公社管轄,體制下放時分為桃坑,將軍,洋橋,六祥四個大隊,然后合并為六祥大隊,后改為六詳村委會,故名。…[詳細] |
青山村 | ~208 | 村莊 | 因村四面青山環繞,故名。青山大隊在1958年是在南塘公社管理區,1959年分為導正大隊,1961年體制下放時分為青山,坡咀兩個大隊,屬南塘公社分出的大…[詳細] |
木廣垌村 | ~209 | 村莊 | 因過去周圍遍地森林樹木,前面田垌有快面積近20畝的大田,故名。…[詳細] |
長沙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旁有一塊長2公里,寬1公里的沙質地,故名。…[詳細] |
天堂村 | ~211 | 村莊 | 因地處海拔180多米的丘陵地帶,四周與它相鄰的地方都是低的,像一塊高臺。它的溪流匯集處有一個天然跌水,叫天堂陂,因此稱為天堂大隊,后改稱為天堂村村委會…[詳細] |
塘頭村 | ~212 | 村莊 | 因過去村東有一口大池塘而得名。1961年成立塘頭大隊,1983年改為塘頭鄉,1986年改為塘頭農村管理區,1999年改為塘頭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石咀村 | ~213 | 村莊 | 因村西北側的東岸河與大井河匯合處的東側河邊的突出石頭,故而得名。…[詳細] |
大坡山村 | ~214 | 村莊 | 因村處在2000多畝的一片大坡地,坡內有一小山,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大井村有一口古井,是揭氏祖先在明代挖建而成,該井井水清澈,一年四季井水比池塘的水位高,鎮名由此井而來。
基本介紹:
大井鎮地處高州市西北部,毗鄰東岸、曹江、南塘、石板、潭頭等鎮,207國道、,省道“井岸線”貫穿中心鎮規劃區全境,交通四通八達。鑒江及東岸江二水交匯,美景天成。鎮內有-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全鎮總面積128平方公里,轄14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4.9萬人,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7所。 “三高”農業發展迅速。該鎮有久負盛名的“大井桂味”等荔枝4.3萬畝,優質龍眼2.2萬畝,香蕉1.2萬畝。在中美合資高州伊勢農業有限公司的龍頭帶動下,創出了“大井雞”、“大井蛋”、“大井乳鴿”等名牌,全鎮年產山地雞380萬只,肉鴿年出欄100多萬只,年產雞蛋1.2萬噸,成為目前廣東最大的蛋雞養殖基地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大井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
2021年9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三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大井鎮榜上有名(蛋雞)。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井鎮人口數量為3.87萬人,位列高州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5位。
歷史沿革:
1950年,設區,先后稱茂名縣六區、十四區。
1957年,置大井鄉。
1961年,設大井公社。
1983年,大井公社改區。
1987年,大井區改大井鎮。
區劃: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大井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