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靖村村 | 隸屬:宅梧鎮 |
區劃代碼:440784108202 | 代碼前6位:44078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鄭姓先祖遷此開村,故稱鄭村,后遷出本地,明清時期,當地話諧音為“靖村”。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廣東省愛衛會授予靖村村長巷村、果園村、崗咀頭村、從新下村2022年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2022年8月,靖村村被確定為2022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
2022年1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局確定靖村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
2021年12月,廣東省愛衛會授于靖村村2021年廣東省衛生村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廣東鶴山市宅梧鎮靖村村委會,坐落于鶴山市宅梧鎮南部,與宅梧圩鎮僅有一河之隔,距宅梧車站不夠1公里的距離,與高明、江門相連,與南海隔江相望;宅更公路,雙和高速公路、高銅公路從側經過,交通方便,是節假日旅游的圣地。村民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茄子和花生等;村內鄉風淳樸、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想當年,林鏘云、羅范群、謝立夫等人,率抗日珠江縱隊,挺進粵中,解放宅梧鎮后,移師靖村鄉,司令部駐余氏宗祠,政治部駐李氏宗祠,深入群眾,開展抗日救國運動;今經多方努力,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現已進行重建修復工作,不久將會成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在新的領導班子,新的指導思想和發
文化旅游:
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位于鶴山市宅梧鎮靖村余氏大宗祠。硬山頂建筑。現僅存后樓。經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中區縱隊的西進部隊與粵中地區人民武裝合編而成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1945年1月20日在
歷史沿革:
清朝年,屬鶴山縣雙橋都。
民國時期,屬鶴山縣四區。
1952年屬鶴山縣九區。
1954年屬鶴山縣五區,稱靖村鄉。
1958年,屬鶴山縣宅梧公社,稱靖村大隊。
1983年,屬鶴山縣宅梧區公所,稱靖村鄉。
1986年,屬鶴山縣宅梧鎮,稱靖村管理區。
1998年,屬鶴山市宅梧鎮,稱靖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靖村村附近有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華僑城古勞水鄉景區、大雁山、鶴山市博物館、梁贊故居、仙鶴湖等旅游景點,有鶴山紅茶、鶴山粉葛、龍口狗肉、馬頭農家盆菜、古勞銀針、鶴山茶葉等特產,有鶴山獅藝、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等民俗文化。